首页 > 资讯 > 正文

卵巢癌早期常被误以为肠胃疾病

2019年05月20日 10:23   来源:金陵晚报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余梦迪

  早期症状不明显,隐匿性强……这就是卵巢癌,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死亡率却高居妇科肿瘤榜首。2019年5月8日,是第7个世界卵巢癌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妇科程文俊主任医师呼吁:希望相关药物能够尽快纳入医保范畴,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1

  早期卵巢癌症状不明显 常被误以为肠胃疾病

  卵巢癌多发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由于病因尚未明确,无特殊病征,没有有效的筛查方法,因此,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即使经过“手术+一线化疗”仍有70%的患者复发,70%的患者在五年内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2万名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死亡2.2万人,严重危害女性健康。

  程文俊教授介绍:“卵巢癌是一种极易被误诊的疾病。由于卵巢体积较小,在出现异样时患者很难识别,直到肿瘤已增大并发展到晚期,导致大量腹水、盆腔包块的出现,引发腹胀、胃胀、吃不下东西等症状时,患者才有所察觉,但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消化道问题,因此临床上有许多患者都是在进行肠胃疾病检查治疗后才发现自己患的是卵巢癌。”

  2

  靶向治疗突破治疗瓶颈 患者生存期显著改观

  目前我国卵巢癌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术后化疗”的方案。化疗耐药是卵巢癌复发的最主要的因素,复发后的二线及三线化疗,往往疗效大打折扣,让患者及其家庭都承受着巨大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程文俊教授告诉记者,2018年,随着首个靶向治疗药物PARP抑制剂在我国获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有了新的“利器”。研究显示,该治疗方法可降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达65%,一线治疗后携带有BRCA突变的患者,有60%人群在3年内无疾病进展。

  3

  慈善项目利惠患者 专家呼吁抗癌新药进入医保

  为了切实减轻卵巢癌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由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起、阿斯利康中国支持的“利悦行”利普卓慈善援助项目在新药获批仅间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正式开启。

  “PARP抑制剂是卵巢癌维持治疗的有效药物,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很多患者因经济因素很难承受长期使用,不得不因此放弃使用。为了能够让更多患者尽早接受创新药物的治疗,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阿斯利康第一时间启动药品慈善援助项目,为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捐赠药物。”程文俊教授还说,“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将相关药物纳入医保,减少癌症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帮助更多卵巢癌患者接受规范治疗,改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升我国卵巢癌的整体治疗水平。”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