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骨质疏松症已被医学界称为“无声杀手”。
专家表示,50岁以后的男性、中老年女性以及有慢性病的市民尤其要注意,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5倍,更易发生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出现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建议市民日常要进行自我测评,发现问题请及时就医。
患者初期不会有症状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研究表明,女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达40%,男性一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为13%。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在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超过70岁的老人,绝经年龄小于45岁的老年妇女,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慢性肾功能衰竭,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
“骨质疏松的患者初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但会出现骨痛,骨痛使患者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增加患者卧床时间,骨质疏松后期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发生脆性骨折,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引起再发骨折,甚至导致死亡。”清远市人民医院风湿科主任、风湿科博士后彭翔表示,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尤其是严重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增加,其原因很多,但由于广大市民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不足,未能得到及时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骨质疏松可以预防
其实,骨质疏松并非不能预防。据了解,骨质疏松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优于二级预防。一级预防的对象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需要补充足量的钙,应对生长发育的需要,强健骨骼,获得最佳的峰值骨量,年轻时积累的骨峰值越高,可供日后消耗的就越多,将来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越低。二级预防的对象是针对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出现骨量减少的人群例如35岁以上的人群,应防止将来发展为骨质疏松。尤其是对于女性而言,如果从饮食中不能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和钙,大部分女性都会在绝经后开始骨量丢失。
“现在很多年轻人爱把碳酸饮料当水喝。”专家表示,长期喝碳酸饮料不仅易导致肥胖、糖尿病,还会导致钙质流失,如果年轻时“透支”钙量,到老时就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可谓是“常喝汽水一时爽,到老难免床上躺”。
万一真的患了骨质疏松,也不用过于紧张,通过长期合理的药物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
彭翔表示,在调整生活方式方面,市民可以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为了增加钙盐的吸收和摄入,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以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钙、磷维生素等。
摄入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单位/天,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400—800单位/天。维生素D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时,剂量可为800—1200单位。
服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构成机体的骨髓牙齿和维持神经、血液的正常功能,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承认每天摄入量为800mg,50岁以上人群1000mg,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当补充足够的钙剂,建议每天钙1500mg。目前市面上的钙剂种类繁多,主要有4类,分别是碳酸钙、乳酸钙、柠檬酸钙和葡萄糖酸钙,它们各有长短,选择时应该选取钙含量高和吸收率高的产品。
避免嗜烟、酗酒,适量饮茶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香烟中的尼古丁抑制毛细血管形成和成骨细胞分化,酒精会抑制新骨的生成,两者都对骨量有着不可逆转的影响。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再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比如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骨质疏松患者也可适当运动训练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很脆弱,易骨折,不适合运动。确实,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头是很脆弱,容易骨折,但并非不适合运动。彭翔表示,骨质疏松症患者选择恰当的运动训练,对于病情的缓解有很多好处,下面几种运动可以借鉴。
日常静力性体位训练,比如坐位或站立时,要伸直腰背,收缩腹臀,或靠椅背坐直,卧位时应平躺、仰面、低枕,使背部伸直,睡硬板床。
步行训练,每天以5000—10000步为宜(约2000—3000米)能有效维持脊柱和四肢骨盐含量,每天少于1000步骨量下降,多于万步骨量增加不明显,中间范围比较好。
握力训练,每日坚持握力训练在30分钟以上,能防治桡骨远端、肱骨近端骨质疏松,此方法非常适合老年人使用。
爆发力和耐力运动训练,爆发力以短跑为主,每日50—100米,适合年轻人,耐力以慢跑为主,每日2000—5000米,适合老年人。研究发现,爆发力比耐力运动更能维持和增加骨量,在耐力运动中适当穿插爆发力运动还可以预防疲劳骨折,成年人以爆发力为主。
俯卧撑运动,每日可做2—3次,每次做20—50下,能防治肱骨近端、股骨近段、桡骨远端骨质疏松,适合中青年人,老年人可以做斜立撑。
伸展或等长运动。如上肢外展等长收缩,每日一两次,能防治肱骨、桡骨骨质疏松;下肢后伸等长收缩,每日一两次,能防止股骨近段骨质疏松;躯干过伸等长收缩,站或俯卧位,每周3次,每次10—30分钟,可以防治脊柱椎体的骨质疏松,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可坐位或卧位训练。
■链接
这些原因加速女性
患上骨质疏松症
人老之后难免会有骨质疏松出现,但女性骨质疏松的概率比男性大,那么,让女性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哪些呢?
喝磷酸饮料。据研究,女性如果想避免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就应该尽量不喝可乐。喝可乐越多,她们的骨骼就会变得越脆弱。专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可乐中含有磷酸,可以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而其他大多数饮料当中并没有这种物质。所以专家建议,担心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喝太多可乐,并注意饮食中增加钙的摄取量以维持骨骼的密度。
节食。减肥最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殊不知这可能成为日后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导火线。由于脂肪和雌激素含量有关,女性雌激素量往往随脂肪减少而降低,雌激素水平长时间下降,会加速骨骼钙质的丢失。
盐。盐吃多了不但会得高血压,而且会导致骨质疏松。吃盐多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是,人体对多余盐分的处理往往是排出体外,盐里主要所含的钠,其排泄过程总要“拉上同伴”钙一起排泄。
吸烟。研究表明,吸烟之所以促进骨质疏松,原因可能是吸烟影响峰值骨密度的形成,因为绝大多数吸烟者是从青少年时开始吸烟的,此时正是峰值骨密度形成期。
喝酒。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以和其他无机物或某些有机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一些新的物质。这些新物质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所以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质的丢失。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