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1
乳饮料里有肉毒杆菌?
近日,微信朋友圈又一条信息疯传:“今接到妇幼保健院提示,请不要给宝宝喝爽歪歪、旺仔牛奶等牛奶饮料,都含有肉毒杆菌,喝了会导致白血病。”虽然这条消息随后被证实是谣言,但不少家长仍担心:乳饮料中为什么会有肉毒杆菌?肉毒杆菌是什么?
据专家介绍,肉毒杆菌家族一共有7个兄弟,本身其实没有毒性,但其中有4个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不到1微克就可以置人于死地,而且这种毒素具有较强的耐酸性,不但胃液无法破坏其毒性,胃肠道的蛋白酶也对其无计可施。但是,肉毒杆菌能够繁殖和产毒的条件相当苛刻:要严格隔绝空气,还要适宜的水分活度、营养条件、环境温度。当这些条件有一个不满足的时候,它就不能繁殖,也不能产生毒素。
食话实说:家庭自制食品最易肉毒中毒
肉毒杆菌及肉毒毒素中毒的事件,容易发生在被忽视的家庭自制食品。专家指出,目前还没有因为喝乳饮料导致肉毒杆菌中毒的案例,我国引起中毒的食品大多是家庭自制的发酵食品,如豆瓣酱、豆酱、豆豉、臭豆腐等,有少数发生于各种不新鲜肉、蛋、鱼类食品;每年都会出现自制食品导致的肉毒中毒。
为了避开肉毒杆菌,在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添加亚硝酸盐来抑制肉毒杆菌。家庭自制食物时,首先烹调食物要尽量熟透,尤其是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食物,如肉制品、罐头等,最好吃熟食,烹调熟透。这是避免肉毒毒素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其次,平时自己在家做自制食物时,要注意加工卫生,尤其是在做一些发酵豆制品、发酵肉类等。最后,加工后的食品迅速冷却并低温储存,也是躲开肉毒杆菌中毒的重要手段。
事件2
五粮液副总违规减持被罚
五粮液称,公司于6月1日收到深交所的监管函和四川证监局《关于高管减持股票相关事项的关注函》,4月22日,公司副总经理叶伟泉股票账户以27.92元的价格,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票1.6万股。叶伟泉的减持行为系其家属操作所致。
叶伟泉减持股票后一星期,五粮液就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报告:当期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下滑15.97%。按照深交所相关规定,在定期报告发布前三十日内,上市公司董监高及配偶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五粮液称,叶伟泉的减持行为违反了上述规定,公司对该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责成其进行深刻书面检讨”。
食话实说:专家称法律未明确规定
五粮液对叶伟泉的处罚引发了部分投资者的“强烈不满”。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教授顾雷称,对于上市公司董监高“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只是在交易所层面有“否定性”的规定。顾雷建议,证监会应就董监高“窗口期”买卖公司股票行为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从法律层面规范化。
此前相似事件层出不穷,5月3日晚间,兔宝宝(002043)就公司部分董事、高管人员在一季报窗口期违规减持公司股份发公告,公司总经理陆利华、副总经理董秘徐俊、副总经理卓艳及财务总监姚红霞在“窗口期”违规减持公司股票,合计套现1462.24万元,兔宝宝称,公司已要求上述违规减持高管致歉并将交易金额的1.01%上缴给公司。3月24日,长江润发(002435)公告了对公司实际控制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窗口期”违规减持公司股票的处罚措施:要求公司三位实际控制人和高管将减持的部分收益51.69万元自愿上缴给公司。
事件3
鲜榨豆浆被曝有“毒”
记者在北京一家食品安全一级实验室,请实验人员模拟家中环境用豆浆机鲜榨豆浆,并测试在不同时间节点,在常温条件下和冷藏条件下,豆浆的菌落数量。
实验结果显示,鲜榨豆浆在常温下放置,半小时后菌落数量为210cfu/ml,2小时后为255cfu/ml,4小时后增长速度加快,到了6小时后飙升到2070cfu/ml。相比于常温下,冷藏的鲜榨豆浆滋生的菌落数量明显较少。冷藏6小时后的豆浆菌落数量与常温下放置1小时后的豆浆菌落数量相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如果把鲜榨豆浆在室温下敞开放置,在慢慢冷却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进入豆浆中滋生。她建议,夏天做了鲜榨豆浆,最好现榨现喝。如果怕烫,可以用速冷容器迅速冷却豆浆,或者在豆浆冷却后,放在冰箱里密封保存,以防变质。
食话实说:鲜榨豆浆最好冷却后就喝
实验中,常温条件下仅半小时后鲜榨豆浆中菌落总数就达到210cfu/ml,是不是已超标?专家表示,鲜榨豆浆属于鲜榨裸露放置的食物,与瓶装饮料等包装好的食品不同,不建议参考包装饮品的菌落限定标准。菌落总数只能反映卫生状况,不反映安全状况,但菌落很高说明食物很可能变质不新鲜了,最好不要食用,以免影响健康。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豆浆是高蛋白质的食品,天热时很容易变质。如果把鲜榨豆浆在室温下敞开放置,慢慢冷却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进入豆浆中滋生,同时容器表面附着的细菌也会在豆浆中安营扎寨。夏天做了鲜榨的豆浆,最好现榨现喝,或是冷却后就放在冰箱里密封保存。朱毅建议,刚榨好的豆浆比较烫,可以用速冷容器盛放豆浆,让豆浆冷却。
事件4
婴幼儿乳粉行业洗牌
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或将迎来更多业外资本的敲门,日前有消息称,联想控股正在寻找合适并购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虽然该传闻并未得到联想控股方面的证实,但业内人士看来,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兼并重组的大戏中,业外资本将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联想控股涉足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的传闻称,联想集团旗下佳沃集团正在启动各项准备工作,准备收购一家合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或者以投资渠道的方式涉足育婴大健康产业,而担任联想控股该新业务板块运营者角色的仍为旗下佳沃集团。企业相关人士表示,食品和现代农业都是联想控股的投资方向,乳业也是其中一部分,但是关于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相关投资,目前仍不得而知。
不过,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此事并非子虚乌有。实际上,联想控股在此之前就已经与乳业有了很多亲密接触。
食话实说:联想插足后续还有待观察
对于联想控股看中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原因,专家表示,相比佳沃集团目前投资的蓝莓、奇异果等农产品,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表现出了更为强劲的需求。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年我国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达到12.13万吨,价值就已达到15.49亿美元,且行业整体毛利率保持在55%-60%之间。
不过,另有分析人士表示,联想控股虽然拥有资金优势,但是以何种姿态踏入乳粉行业也很关键。“目前,国内乳粉行业正在向寡头时代迈进,成熟的企业不愿放手,中小型企业投资价值又不大。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还是并购企业,做搅局者还是只做参与者,仍需要更多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