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即将到来,种类繁多的月饼也已上架,如何选购到安全放心的月饼,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据悉,今年中秋是月饼新国标出台后的首个中秋节,新国标有哪些改变?购买月饼要注意什么?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就带您一起了解。
月饼新国标属推荐性国标
据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GB/T19855-2015月饼新标准”是去年12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与中国国家国标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新国标的“T”代表是“推荐性国标”而非强制性。但有业界人士表示,不管是强制还是推荐,都应该符合国家的最低规范要求。月饼生产企业一旦在产品上标注了新国标,就必须百分之百执行,只要有遗漏,就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要求,需承担相应责任。
内容方面,新国标对“五仁月饼”做了说明,“五仁月饼”是指包括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5种主要原料,但不限于上述五种果仁。
其次,新国标也重新定义了月饼分类,将月饼“按地方风味特色分类”修改为“按派式特色分类”,派式分类方面,除传统广式、京式月饼外,还新增了潮式、滇式、晋式、琼式、台式和哈式6种。
选购月饼看准5个注意事项
1、仔细查看包装标识。购买月饼时注意查看外包装上是否有“QS”标志、厂名厂址、配方或主要成分,尽量选择添加剂种类少的月饼,特别是按新国标执行的月饼,要看是否符合新国标。
2、注意查看保质期。消费者要注意购买保质期内的月饼。网购月饼,应在保质期的基础上,预留快递时间,防止邮递延时致过期。
3、购买徽商月饼要保留凭证。如今在朋友圈出售手工月饼越来越多,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保留截图,或索取发票或购物凭证。
4、月饼不宜买太多。月饼属于高糖高脂食品,消费者一次不宜购买过多,尤其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食用月饼时不宜过多。
5、保质期并非越短越好。一般来说,蛋白质和水分越丰富,微生物越容易生长,保质期就会短一些;水分含量越低,糖含量越高,渗透压也越高,微生物就越难生长繁殖,保质期就会长一些。
吃月饼注意这些禁忌
不宜与饮料、粥同食
有些人吃月饼怕太干,会搭配粥或饮料一起吃,但营养师表示,月饼、粥、甜饮料含有大量糖分,会迅速提高血糖,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合,对普通人的大脑细胞也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容易发胖,建议搭配茶饮去油解腻。
不宜多吃
月饼中含糖量和油脂较高,吃多了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和上火。营养师建议,一般人群每日月饼的摄入量建议不超过100g,糖尿病、高血脂等慢病人群不建议一次性大量食用,每次可食用1/4到1/2块月饼。
月饼宜吃鲜不吃陈
月饼含脂肪较多,存放过久,容易发生变质。新鲜月饼圆正饱满,感观好,鲜味浓,味美可口。陈月饼油脂已氧化酸败,失去原有风味,甚至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更不利于健康,最好是现买现吃。
3岁以下不宜吃
过多的糖分容易发酵,产生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不但会反酸,还会使胃肠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致损而形成慢性溃疡。3岁以下的宝宝胃功能还没发育好,所以最好不要吃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