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第五个中国心梗救治日,“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正式发布,地图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669家胸痛中心,真正形成覆盖全国的胸痛快速救治网络,使心血管疾病在全国建立起规范化的“精准高效救治体系”。
我国心梗高发,近年来,心血管病死亡居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远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的致死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表示:“从胸痛中心建立到全国首个针对老百姓的中国胸痛中心急救地图的发布,这一步的跨越使各个胸痛中心连成了一张救治网,指导性和实用性更强,能帮助老百姓更快地找到附近具有救治能力的胸痛中心,提升救治成功率。此外,加强对于心梗的认知度和警觉性尤为重要,出现胸痛等相关症状快速拨打120,赢得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机,将大大提升患者生存机会。”
对于急性胸痛患者来说,早识别、早呼救、早确诊、早救治十分关键,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延误,都会影响救治效果。遇到疑似症状时,要牢记“两个120”——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急性心梗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内,俗称“黄金120分钟”。抢救心肌梗死的患者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死营救,也就是说,从发病到开通梗死血管的理想时间是120分钟内,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心肌细胞死去。然而,患者的就诊延迟是影响救治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急救意识薄弱及无法精确获取周边具有胸痛急救能力的医院信息,耽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导致多数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拨打120是启动急性胸痛救治的重要环节,120急救和定点医院的联动,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当发现身边人出现疑似症状时,第一时间迅速呼救120,患者才可能被快速转运至有条件诊治的医院,通过专业医生的明确诊断和尽快救治,大大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120的调度原则是就近,并且要兼顾患者的实际情况及医院的救治能力,因此在拨打120时注意说清楚患者的症状和所在地址。
当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趋势,据估算中国有2.9亿心血管病患者。其中,急性心梗因其突发性和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尤为危险,而突如其来的急性胸痛是一种致命的信号。
最快速识别急性心梗的方式就是了解症状,胸痛是心梗的直接症状之一,除突发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外,还常伴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不能缓解。也有表现为气促或上腹部、颈部、下颌及咽部疼痛或牙痛的,但程度都比较剧烈,有难以形容的全身不适或发热感。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任何一个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选择就近具有救治能力的胸痛中心及时救治。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