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在假日期间,由于外出游玩、过度放松、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原因,使得上班后容易出现头晕胸闷、困倦乏力等状况,这就是所谓的“假日综合症”。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假日综合征”主要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哪些方法可以摆脱“假日综合征”,做好提前应对呢?下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带您一起了解。
提前调整生活作息
缓解“假日综合症”首先是调整作息,尤其是在假日中日夜颠倒、通宵娱乐导致节后出现睡眠紊乱的上班族,更需注意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前最好泡泡脚,可以消除身体疲乏,有助睡眠。最好提前2天就注意调整生物钟,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以达到尽快恢复体力的目的。
节后三天不宜超负荷工作
“假日综合症”的缓解需要一个过渡的时间,正常的工作和学习节奏会帮人完成调节,节后三天不宜超负荷工作。刚上班工作量不要一下恢复到放假前,有一点过渡时间。先把必要完成的工作完成,把不急的事情放一放,自己给自己一到两周的时间根据个人工作情况慢慢增加工作量。这样既可以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又不会给自己过大的压力而感到焦虑烦躁。
多喝水或茶解油腻
节假日期间每顿饭菜都少不了油腻,所以,很多人都会出现脂肪摄入量过高的情况,发胖也在所难免。为了尽快减掉身上突增的油脂,要多喝水,尤其是多喝开水,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如果嫌开水没有味道,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
调整肠胃菌群平衡
消化不良,代谢紊乱是常见的“假日综合症”。许多人长假期间胡吃海喝,引起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腹泻或便秘。每日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缩短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减少毒素的吸收,或者选择进食一些能促进肠道排出毒素的食物,也可在每天下午三点左右为自己补充一杯酸奶,帮助胃肠道恢复肠胃菌群平衡。
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
上班族在上班后要适当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可以每天工作一段时间后,闭目养神、听音乐、读书阅报等方式调整身心。假日期间,运动减少,会让人变得“懒懒的”,收假后,可以进行运动量相对大的运动,比如快跑、游泳,可以帮助身体消耗一些能量,重新获得元气。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