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 "2017首届羊城神经外科高峰论坛" 近日在广州召开。脑血管病是本次大会重点讨论的专题之一。结合近来广州气温骤降,专家提醒,脑中风的发病高峰与强冷空气的活动关系密切,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中风高危因素的人群尤要高度警惕,做足防范措施。
据广医二院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王业忠教授介绍,脑血管病俗称脑中风,严重者可发生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是造成人类死亡和残疾的主要疾病,也是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按性质来分,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据国外统计资料,脑血管病以缺血性为多见,脑梗塞约占80%~85%,脑出血一般在15%~20%左右。我国与国外情况不同,脑梗塞虽然发病率较多见,但脑出血所占比例比国外高,这与国内公众的预防意识不强,对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重视程度不足有关。
王业忠提醒,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吐字困难,失语或语不达意,吞咽困难,一侧肢体乏力或活动不灵活,走路不稳或突然跌倒,还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表现出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出现意识丧失。而脑出血(俗称脑溢血)的患者出血前多无预兆,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临床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癫痫发作,重症者甚至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近日广州最低气温已降到10 ℃以下,王业忠提醒,高血压、糖尿病等患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要控制好血压、血糖,除了不抽烟少饮酒、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和太大的情绪波动外,还要做足防寒功课。外出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因突然遇冷急剧收缩,使血压突然升高,增大脑中风风险。(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许咏怡)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