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暑假即将到来 家长谨防儿童意外伤害

2017年06月15日 07:56    来源:杭州日报    柴悦颖 王回南

   每年一到暑假,儿童高空坠落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日前,杭师大附院就抢救了一位不慎从2米多高处坠落的8岁男孩。

   男孩小名叫星星,被120送入杭师大附院时,他已呼吸困难,意识丧失。急诊CT检查后,星星是颅脑重度损伤。“当时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单位,儿子看到一只小猫便追着上了阁楼,哪知道人和楼板一起掉了下去。”星星妈妈张女士回忆,当时背在她肩上的书包还没放下,转眼就出事了,自己吓得不轻。

   时间就是生命,程军副主任医师和施振华医生,马上为孩子进行了开颅手术,清除了他的颅内血肿。没想到转入重症监护室后,星星出现了迟发性出血,再次被推入手术室抢救。三周过去了,经过一系列对症治疗后,星星的病情终于日渐稳定,恢复了神志。

   许多时候,意外都在家长的眼皮底下发生,高空坠落是比较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程军说,从以往的案例来看,大多数是家长单独把孩子留在家中后发生。特别是当孩子睡熟之后,家长利用这段时间外出办事,而意外往往就在这个时间发生,“一旦孩子醒来发现家长不在,会出现‘分离焦虑’,加上孩子对危险缺乏认知以及好动好奇的天性,就可能做出爬窗户等危险举动,稍有不慎就会从窗口跌落,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

   程军提醒,切忌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窗口要装防护栏,或将孩子交给老人和托管机构看管。不忽视每一个危险细节,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如果孩子从高处摔下,身上、头上磕青或是起了大包,那就是瘀血了,不要急着给孩子按揉,否则瘀血会更严重。如果是头朝下摔落,家长要观察孩子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等现症状,如有,则可能是脑震荡,应立刻送孩子去医院。

   如果孩子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是骨折。假如怀疑孩子的脊椎骨断了,要先固定头部,将身体放平,迅速用木板抬到医院进行治疗。

   (杭州日报 记者 柴悦颖 通讯员 王回南)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1
  • 2
  • 3
  • 4
  • 5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