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热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换了上轻薄的夏装。不过有一群人,尽管外面高温30摄氏度以上,但她们还是要穿着两条秋裤“御寒”,晚上睡觉要把腿包起来。浙江省中医院疼痛科主任张娟主任医师最近就接诊了不少这个毛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往往遭受了十余年的痛楚,但在找对科室后,只需“一针”就可以解决问题。
十年前捶打右腿发现无疼痛感
夏天骑自行车感受“冰火两重天”
张女士今年54岁了,10年前的一天,她在看电视时习惯性敲打自己双腿,发现自己右腿没啥疼痛感。“正常情况下,不管我敲打多大的力度,腿总有反应,但就算我掐腿上的肉,也感觉不到疼,好像整条腿很木。”自此,她开始了漫漫求诊路,辗转多个科室,始终没好转。
六年前,右腿渐渐开始觉得发凉,越来越怕冷。这下她的生活一下子麻烦了许多:“睡觉要把腿包起来,大夏天也不能打空调,出去骑个自行车,屁股一边热一边冷,真当遭罪啊!”张女士说,自己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也打过针灸,都没有结果,甚至有医院直接跟她说这毛病没法治,只能忍。
最近,她听说省中疼痛科可以治疗这方面的疾病,立刻前来找张娟主任。张主任仔细询问了病情后,考虑她的症状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有些相似,即轻微疼痛伴有肿胀、发冷感觉。
“这种病症主要是由于腰交感神经受到损伤所致,有些患者可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或者自己并未特别留心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显著的冷或热刺激,导致神经调节功能失常。”张主任说,从门诊来看,这个疾病女性居多,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可能与心理也有一定关系。
为了慎重起见,张主任决定分两步走:先做腰交感神经的诊断性阻滞,如果疼痛消失或缓解大于70%以上则考虑行右侧植物神经调制术,否则更改治疗方案。她表示,这是个微创手术,只要在腰上扎上几针后推点药水就能完成,手术时间非常短暂,一般1个小时就够了。
张女士的治疗非常顺利,半个小时就开始觉得右腿有了温热感觉,只需再住两天院观察一下即可出院。
碰上不知去哪里看的疼痛
先就诊疼痛科而非盲目吃止痛药
省中医院从2004年开始开设疼痛门诊,利用微创介入手术和物理治疗、中医传统疗法相互结合,解决包括头面部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后枕部疼痛、慢性偏头痛)、脊柱源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晚期癌痛以及各种急慢性肌肉关节损伤等在内的疼痛疾病。
很多时候患者对于疼痛这个问题会觉得束手无策,不知道去什么科室就诊,常常找对科室时,已经遭受了很多苦楚。张主任介绍,譬如三叉神经痛,有的患者就会误以为是牙痛,平白无故拔了几颗牙;再比如因为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没有及时神经方面的处理而发展为明显的面瘫,一侧嘴角无法上扬,这些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
“出现疼痛时,如果排除了器质性疼痛,比如结石性疼痛、阑尾炎等,明确不了具体就诊科室,就应该考虑到疼痛科就诊。疼痛其实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有时化验、影像学检查提示正常的疑难痛,切记应及时至疼痛科就诊,而不是盲目吃止痛药。”
另外,现代高度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很多年轻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颈肩腰腿疼痛,张主任最近正在做这方面的预防疼痛宣教工作。
“以坐姿为例,很多人跷二郎腿有人盘腿坐,有人甚至瘫在椅子上,这些坐姿其实很容易伤及肌肉劳损。”张主任说,好的坐姿体现一个人的素养,也可避免很多不良姿势引起的肩颈腰腿疼痛。最好的坐诊是怎样呢?应该是双脚放松,大小腿之间角度大于90度,骶骨应抵住椅背,同时下巴微微往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