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颤动刷牙,定期洁牙维护口腔健康
春季由于天气干燥,容易上火出现牙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全身健康。因此,有关专家提醒,春季到来,有必要对牙齿做个全面“检修”,为牙齿开启新一年的健康之旅。
□本报记者 梁蕾
■指导专家 石家庄市疾控中心 郭春霞
春季牙痛多因“上火”
进入春季,终于摆脱冬天的严寒。但是很多人又陷入了另一大季节性烦恼:牙痛和牙病。门诊上,有牙龈红肿出血、口舌干苦、口腔溃疡等症状的患者很多。很多人不解,为什么一整个冬天都好好的,到了春天就莫名其妙牙疼呢?
其实牙疼并没有季节性,春天易牙疼往往是受春季的气候特点影响,春季干燥多风,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人体较难保持新陈代谢的平衡与稳定,再加上平时进食辛辣食物较多,极易上火导致牙疼和牙病。此外,中医认为春季肝火最旺,凡是肝火偏盛之人最容易出现虚火上炎的表现,因此春季确实容易上火,而通常头面部的火热症状又最多,所以才有了“春天容易上火牙痛”的说法。
牙病会影响全身健康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相当一部分牙病患者即使出现了牙疼不适症状,也是先忍着,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才去看医生。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口腔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极大的影响,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美观等功能外,还会造成社会交往困难和心理障碍。
牙周炎影响早产:患有轻度牙周炎的孕妇,发生早产的危险比正常孕妇高3倍,患有中度、重度牙周炎的孕妇则高达10倍。
牙周炎影响心血管疾病:患有严重牙周炎的人等于在口腔内有一个20cm长的慢性伤口,牙周细菌进入血液后,会促使人体产生一种作用类似于血小板的胶状蛋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脏病与中风。
龋病影响心脏病:由于龋病的病原菌与导致心脏病的病原菌具有同源性,一些长期的口腔病灶甚至会导致心脏病的发生。因此,预防龋病、牙周病能够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失牙影响老年痴呆:一个人每天吃饭,需要进行数万次的咀嚼运动,而这种运动通过三叉神经把感觉传递到大脑,好像每天都在为大脑做保健运动。由于失牙导致咀嚼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使咀嚼动作对大脑形成的良性刺激消失,因此,这样的老年人更易患老年痴呆。
可见,维护口腔健康是防控全身性疾病的重要手段,防治全身性疾病同样也有利于促进口腔健康。
日常牙齿清洁和检查助口腔保健
日常口腔清洁即刷牙,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与色素沉着、保持口腔清洁,同时按摩牙龈,增进牙周健康。刷牙的时间因人而异,但一般不宜少于两分钟。一般建议每天刷牙早晚各一次,正畸治疗患者每餐后均应刷牙以清除菌斑与滞留的食物残渣。如有需要,可以配合牙线和间隙刷来更好地清洁牙齿。
目前我们提倡较多的是“水平颤动拂刷法”。其动作要领是:将牙刷刷毛放在龈沟(牙齿和牙龈相接处)的位置,翻转一定角度使刷毛与牙齿成45度角,轻压使刷毛进入龈沟,以短距离来回颤动牙刷至少10次,将牙刷移至下一组2~3颗牙重复以上动作,注意重叠放置。前牙舌侧需将牙刷竖放,牙齿的各个面(包括唇颊侧、舌侧及咬合面)均应刷到,对于倾斜或错位的牙齿应改变牙刷角度进行重点清理。
此外,每年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病早治,无病预防”,这特别对龋病和牙周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一般2~12岁儿童,半年检查一次;12岁以上每年检查一次;孕妇2~3个月检查一次。
定期洗牙减少牙病
定期洗牙是预防和治疗牙周疾病最基本、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步骤,刷牙很重要,洗牙更重要。洗牙即洁治,是口腔医师用洁牙器械,去除牙上的污物。洗牙可帮助清洁牙刷刷不掉的牙石,牙石是造成很多口腔疾病的关键因素。洗牙不会损伤牙齿,洗牙后牙齿有点酸痛是正常的,另外,在洗牙的同时,医生也可以对牙齿进行详细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