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在《芝阁赋》中描述,“大臣穷搜远采,山农野老攀援狙杙,以上至不测之所不通,下溪涧壑谷……人迹之所不通,往往求焉。”说明灵芝的难寻,以致于出现了“四方以芝来告者万数”。
近日,市民吴先生却兴冲冲地拎了一麻袋的“灵芝”说是野外挖来的,让中药师们鉴定一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房余文胜中药师打开袋子,仔细辨认了一番:这哪是灵芝,分明就是树舌。
他表示,树舌和灵芝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野外树林里也比较多见,大家难免会认错。但其实只要细细比较,从表面颜色、有无菌柄、有无光泽以及纹路就基本上可以区分两者。

“树舌”和“灵芝”虽形似但有明显差别
“树舌”和“灵芝”都属于灵芝科,灵芝科是高等真菌的一个重要科目,目前全世界已报道的有效种类达200余种。我国已知的103种灵芝中,有14种是作为药用的。2010版《中国药典》所收载的“灵芝”药材,主要指“赤芝”和“紫芝”,就是众所周知的强身健体的滋补药。“树舌”又称“平盖灵芝”,也是灵芝科的一种,虽然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和灵芝还是有差别的。
从外形看,“灵芝”皮壳坚硬,呈黄褐色至红褐色(赤芝)或紫黑色(紫芝),表面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菌柄圆柱形,呈红褐色至紫褐色,侧生,光亮。
而“树舌”顾名思义,就像树木吐出来的舌头,因为它是直接贴着树干生长,所以树舌没有菌柄。其皮壳脆,表面呈灰棕色、褐色或灰色,无漆样光泽,有同心环状棱纹,并且高低不平或具有大小不等的瘤突。
“灵芝”和“树舌”都有药用价值但功能各不相同
余文胜说,“灵芝”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等症。历来医书早有记载,一直被誉为滋补强壮、扶正培本的珍贵药材。
现代药理还证实,灵芝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与抗衰老等作用。灵芝煎剂很苦,苦味与其所含三萜类成分有关,三萜也是灵芝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肝癌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同时具有保肝作用。
“树舌”则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抗癌之功效,多用于治疗肿瘤和消化道疾病,治疗作用强于保健功能,所以不能随意服用。

这是树舌,可不是什么千年灵芝(网络配图)
简单介绍几种灵芝的服用方法:
1.饮品:取灵芝(整芝)切片后加清水,放置文火中炖煮2小时,取其汁加入蜂蜜即可饮用。
2.水煎法:将灵芝切片,放入罐内,加水煎煮,一般煎煮3-4次。把所有煎液混和,分次口服。
3.泡酒:将灵芝剪碎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后,白酒变成棕红色时即可喝,还可加入冰糖或蜂蜜。
灵芝并非仙丹妙药,几类人不宜服用
值得一提的是,灵芝科的菌种很多,孢子(灵芝科植物的种子)可以寄养在不同树种上,倘若该树种有毒,也会导致生长的菌株有毒。而且在野生状态下生长,菌株无法避免病虫害的污染。同时灵芝也并非越老越好,它有一定的生长周期。到一定阶段,灵芝孢子就会自然散失,那时灵芝的药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所以不要随意服用自己采集的灵芝,要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确认后才能服用。同时也建议到正规的医药公司或医院购买,人工培植的灵芝价廉物美,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灵芝虽好,但以下几类人不宜服用:
1. 发热恶寒者不能用。因为感冒之后五脏六腑功能减弱,体虚不耐受进补,此时进补灵芝会封住寒气,不但无法达到功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病情。
2. 手术前后一周内,或正在大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因为此时身体还比较虚弱,应当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补灵芝。
3. 灵芝属于多孔菌科的一种,数据显示,大概有千分之一的人在食用灵芝后会出现皮肤发痒等过敏症状,过敏体质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