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田颖
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捂着胸口,疼痛难忍,最后应声倒地,被人送去医院……“心绞痛”三个字这样被大家记住了。但你真的知道什么是心绞痛吗?
在心内科,我们经常会遇到因胸痛就诊的病人,有人胸部偶尔有些疼痛感,就直接告诉大夫自己得了“心绞痛”,有些人已出现严重症状,随时可能发生危险,自己却一无所知。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心绞痛的正确识别方法。
心绞痛的五大特点
1.部位多于胸骨的上部或中部,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或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2.性质难以准确描述,常为压迫性、紧缩性、阻塞性窒息感,而不是真正的疼痛。病人不敢继续活动,这是心绞痛病人的共同特点。
3.情绪变化、体力活动、饱食、寒冷、吸烟等都可能诱发心绞痛,早晨心绞痛发作的可能比下午大。
4.持续时间常常2-15分钟,不超过半小时。
5.在缓解方式方面,一般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即可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2-3分钟可迅速缓解,要注意,硝酸甘油每次只能含1片,如果疼痛不能缓解,可每5分钟重复含1片,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片。
并非所有胸痛都是心绞痛
有时老年人不能确切描述自己的情况,心绞痛需要与心脏神经官能症、气胸、其他疾病引起的心绞痛、肋间神经痛及胆道与上消化道疾病等相鉴别。
另外,心绞痛不一定都痛在心上,一部分患者以腹部不适或灼烧感及胃疼为主要症状,极易误诊。
要对两种“胃痛”进行区分,需要注意:胃病引起的疼痛往往发生在空腹或饭后,与进食有关,多持续半小时以上或数天不缓解;而心脏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与运动、劳累、情绪变化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总是发生在半夜或凌晨,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经休息或用药可缓解。
心绞痛源于心脏负荷加重
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心肌需氧和供氧的平衡失调,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
缺氧时,冠状动脉也扩张,能使血流量增加4-5倍。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且对心肌的供氧量相对的比较固定,心肌的血液供应如减低到尚能应付心脏平时的需要,则休息时可无症状。
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左心衰竭等,使心肌张力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冠脉的血供已不能相应增加,即可引起心绞痛。
作者简介:田颖,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医师,哈特瑞姆心律专科医生集团联合创始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律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等多项协会职务。从事心律失常疾病的诊疗,擅长利用专业知识,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面向社会进行心脑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