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秋季进补,别跑偏了

2016年09月22日 09:43    来源:北京晚报   

  原标题:秋季进补,别跑偏了

  迎来秋分时节后,可以进补了,特别是针对北方天气特点,应补肝益肾、益气养血。当下,很多人因为气血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精神疲倦、体虚潮热、腰酸腿软等症状,需要进补,但是进补不能跑偏了。

  秋季气血不足,可以自己初步诊断。一看头发,如果出现大量脱落,而且头发越来越稀疏,就要警惕整个身体的气血不足了。二看眼睛,如果干涩、眼皮沉重,多是气血不足。三看手,如果手心总是偏热出汗或者手冰冷,往往是气血不足。四看皮肤,如果粗糙、没光泽、发暗、发黄、长斑,可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五看牙齿,如果牙齿稀疏、牙齿松动、齿根外露,多为气血不足。六看睡眠,入睡困难、多梦、失眠,可能正是气血亏虚的表现,如果得不到调理则睡眠质量会更差。

  针对上述症状,应该综合治理,科学补肝益肾、益气养血。我们知道,红枣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但是单单靠吃红枣补血效果甚小,而且红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容易排出,影响肠胃消化,摄入量过大就会引起肠胃涨气,所以也不要吃太多。

  秋季进补,特别是补肝益肾、益气养血,中医不仅注重食补,还很重视情志调养。秋分时节,应早卧早起,使意志保持安定,藉以舒缓秋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和平,不使意志外弛,使得肺气清静。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平息肝火,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在秋季里多分享收获的喜悦。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1
  • 2
  • 3
  • 4
  • 5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