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孩子睡觉打呼噜影响生长发育

2016年04月12日 09:18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孩子睡觉打呼噜影响生长发育(图))

  [名医档案]

  张湘民,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中山六院睡眠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下过乡、当过兵(兵团)、学过医疗器械维修,初中毕业自学参加高考学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出国访问,师从国内外知名专家,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

  有40余项发明创造获国家专利。曾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获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专长]

  擅长耳科、鼻科疾病诊疗,精通鼻内镜、耳内镜、喉内镜与显微镜微创外科手术及颅底外科,专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微创诊疗;对耳鼻喉颅底创伤的修复、重建及整形,以及鼻咽癌早期诊断及耳鼻咽喉科疑难疾病的诊治拥有丰富经验。

  最近中山六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快成了半个儿科,收治到好些鼾症小患儿,最小的一位是2岁多的萌萌,因为腺样体与扁桃体肥大,导致睡眠窒息感,一憋醒就哭,睡眠不好,造成萌萌比同龄人明显消瘦;但由于孩子年龄小,本身凝血功能稍差,夫妻俩跑了几家医院都被婉拒做手术。

  辗转之下来找到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主任张湘民教授,经过一番评估,以及前期的凝血功能治疗,最后张教授为萌萌选择了微创、出血少、术后反应轻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手术成功,术后孩子睡眠呼吸终于恢复如常。

  钻研手术几近痴迷“手术成功”简单4个字背后,是张湘民对手术的钻研到了几近痴迷的地步。

  无论是走在大街上、下班回家,张湘民脑子里都在琢磨怎么改进手术、改善设备。“把家当作实验室,头戴手术放大镜,周围摆满电线、刀具、起子”,这样的场景,家人已习以为常,不少自制的医疗器械都是张教授在家里的小厨房里制作出来,部分已申请专利并与科技创新公司共同开发生产。包括鼾症治疗在内,张湘民手上拥有40余件的发明创造专利。

  张湘民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医院工作时,就开始关注鼾症,鼾症患者入睡后反复出现上气道阻塞,呼吸暂停,缺氧,鼾声时大时小,超过60分贝以上,病情缓慢发展,诱发多种心脑血管和内分泌疾病,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简称OSAHS)。

  “我是治疗OSAHS的医生,也是OSAHS患者”,张湘民介绍,随着年龄增大,睡觉开始打鼾,而且伴有睡眠憋气、头痛、白天犯困等症状,体检还发现血脂、血压和血尿酸增高,脂肪肝、肝功能轻度损害。多年的从医经验让他确定这种种症状都与OSAHS有关。他曾经尝试用口腔矫治器和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进行治疗,但无法耐受、难以坚持,手术方法有多种,但同样存在许多缺陷,不少其他患者也有此反映。CPAP呼吸机和口腔矫治器治疗的耐受率和依从性不到50%,这促使张湘民探索更加无创有效的OSAHS治疗方法。

  对于无创治疗不耐受的OSAHS病人,出路仍在手术,除了严格选择合适病人进行传统的UPPP(腭咽成型术)外,张湘民还通过一系列消化、吸收、再创新,设计并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治疗OSAHS的“软腭支撑术”和“舌根牵拉术”。前前后后改良出不下十种微创手术,包括“改良下鼻甲外移加射频消融术”、“改良软腭射频消融术”、“改良舌射频消融术”、“改良环甲膜造孔术”等,都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勇当白鼠,以身试验“舌根牵拉术”效果较好,但临床发现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创伤,而且仅适应重度OSAHS患者,更多中轻度患者难以受益。张湘民再次一头扎进家中的厨房实验室,经过反复尝试,在此基础上,改良设计出一种“舌背弹性牵拉手术”,原理针对患者睡眠时“舌松弛后坠”进而造成呼吸暂停这一点。通过行动物实验、解剖研究和影像学分析,结果发现这种微创手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动物实验通过,接下来是在人身上进行手术实验,但要找到合适志愿者并非易事。张湘民干脆把自己推上了手术台,自当小白鼠给自己做手术。整个手术耗时40分钟,手术中采取局部麻醉。因麻醉药品中含有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在麻醉医师和助手的协助下,张湘民教授通过自己发明的3D显微摄像系统和高清电视进行低温等离子舌痛隧道成型术,最终成功完成手术,他的鼾症大大缓解。经过10周的观察,证实该术式创伤小、术后反应轻。

  小儿鼾症危害多,升级技术消痛楚

  随着人们对鼾症的认识增加,临床来求助的小患者增多,“我们现在收治的儿童患者已占鼾症手术的约三分之一,”有些是慕名到中山六院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的,张教授谈到,尽管中老年人患病率比小孩要高,但小儿鼾症也同样不容忽视。小孩患上OSAHS的病因多见为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导致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憋气缺氧等一系列症状的发生,使其睡眠不安稳,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引起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有的还会出现心脏、肾脏、关节等并发症。

  小儿患OSAHS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比有所不同。在声音上,有时只表现为有响声的呼吸。小儿白天嗜睡症状并不像成人那么明显,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下降、认知障碍、白天张口呼吸、吞咽困难、发音较差和反复的呼吸道感染。此外,小儿睡眠时除了打鼾、睡眠不安和张口呼吸等常见症状外,还有尿床、夜间多汗、满床翻滚等异常睡姿,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腺样体面容等。

  由于儿童的病因与成人不同,因此治疗方法也有差异。针对儿童常见病因,即扁桃体或腺样体肥大,主要采取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由于在手术过程中,小儿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因此很多家长往往会有所顾虑。张湘民教授介绍道,“多数调查研究认为全身麻醉并未发现远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但有文献报道全身麻醉后会对1岁半以内的小孩认知能力有所影响,因此这种类型的手术,除特殊情况外,我们通常要求两岁后才可以做。”至于会不会影响免疫功能,国内外均已进行了长期大量的随访研究,未发现有不良影响。相反,多数小儿手术后可观察到生长发育增快,免疫力提高。

  给儿童开展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技术方法一直在不断改进,从古老的无麻挤切法,到全麻剥离法、吸割法,到现代较为先进的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微创手术方法,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几乎无出血),术后疼痛反应更轻。适合2岁以上的低龄儿童。缺点主要是一次性使用刀头较贵。张湘民认为: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创伤,降低费用,仍是努力的方向。

  [求医指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上下午,周三周四上午专家门诊。

  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实习生 邓倩茹 通讯员 简文杨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