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全国爱牙日:牙周炎和多种全身疾病相互关联(图)

2015年09月18日 13:29    来源:云南网    孙琴霞

  本周日是第27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定期口腔检查,远离口腔疾病”。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对口腔疾病的认识还只局限于牙疼才去医院就诊。但其实牙龈出血、牙龈肿痛等症状已经提示可能患上了牙周病。对于口腔健康的人群来说,专家建议,定期的口腔检查也必不可少,儿童及成人可以一年做一次口腔检查。

  案例

  不知小包块为何物

  怀孕期间牙龈瘤疯长

  25岁的王女士是楚雄人,孩子已经一岁多了。从怀孕起,王女士无时无刻不在被牙齿的小包块折磨着。“刚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包块,怀孕之后就开始疯长。”王女士说,在怀孕前,自己就发现下牙左侧有个小包,刷牙时偶尔会出血,因为情况并不严重,所以自己也没太在意。

  让王女士没想到的是,怀孕后,这个小包越长越大。但考虑到怀孕和哺乳,孩子出生后,王女士也一直没去治疗。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王女士牙龈上的包块已经长到了核桃大小,并且严重影响了王女士的正常生活。

  “一有外物的刺激就出血,根本没办法吃东西,也不敢刷牙。”说到这里,王女士有些尴尬,因为不敢刷牙,口腔卫生得不到保障,王女士出现了严重的口臭。“不说话都能闻到异味,连家里人都嫌弃。”最终,王女士的这个牙龈上的包块被确诊为牙龈瘤,并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牙周种植科接受了手术。

  建议

  女性在怀孕前

  最好做个口腔检查

  民间一直有“生个孩子掉颗牙”的说法,王女士遇到的情况也差不多。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昆华医院牙周种植科主任李启艳坦言,怀孕确实对女性牙周的健康有一定影响。

  “对于本身有牙周疾病的女性,如果不进行治疗,生完孩子后,虽然激素水平下降,但是破坏已经形成,所以牙齿也就掉了。” 李启艳解释说,牙龈是性激素的一个靶器官,女性在怀孕期间因为激素水平改变,会造成致病菌数量、牙龈情况发生改变。

  李启艳建议,育龄妇女在怀孕前,最好能做个口腔检查,能减少牙周疾病在孕期发生的几率。

  提醒

  吃点“下火”药

  牙周病不能痊愈

  我国成人牙周病发病率达到85%,但云南牙周病专科起步较晚。从数量上来看,云南独立做牙周病专科医生的数量非常少,保守估计不超过50人,这意味着大多数牙周病患者得不到专业规范的治疗。“来10个病人,愿意按照医生建议接受规范化治疗的不到一半。”

  对于很多市民来说,出现这些症状后,都会吃点清火药和消炎药来控制,李启艳说,牙周炎虽然是一种炎症,但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口腔内的细菌。通过消炎药、抗生素、漱口水治疗牙周病,只是辅助性的治疗,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口腔中的刺激因素,牙石、菌斑等去除干净。

  牙周病到底有多严重呢?李启艳举例说,对于一个中重度牙周炎的病人,牙齿和牙肉之间的缝隙一旦感染,就会形成一个糜烂面。如果以一个人有28颗牙齿来计算,28颗牙齿的糜烂面加起来,就有人的手掌那么大。“要是身上其他地方有那么大的感染面,大家的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