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稿 > 正文

第四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项目启动

2017年06月13日 10:5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6月13讯(记者 吴佳佳)由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领域数百位专家共同参与的第四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提高和增强公众对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认知和诊治意识,今年是项目展开的第四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表明, 2015年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3.2亿人,从2005年到2015年,抑郁症全球患病率增加了18.4%。中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02%,目前已经有超过4000万抑郁患者 。与高发病率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就诊率不足10% ,90%以上患者没有接受专业的治疗。

  在第四届“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周”期间举行的2017国际神经精神疾病高峰论坛上,来自中国的近300位神经精神疾病专家和远道而来的几位国际相关领域的学者,共同探讨了中国神经精神疾病领域的很多热点话题。

  “抑郁症就诊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认知率低”,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施慎逊教授指出: “在所有的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最广为人知,却也最容易被误解。目前抑郁症的就诊率仍然不到10%。如何让公众更好地认识、了解抑郁症,让抑郁症患者不再讳忌就医、让我国有效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需要各方群策群力。”

  专家表示,目前公众对抑郁症的了解更多地局限在情感症状,比如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差等。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方贻儒教授指出:“抑郁症很常见,是一个从儿童到老年都会发病的这样一个影响面很广的精神疾病。抑郁症不是‘软弱’者的专利,那些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人群比如职业人群更容易罹患抑郁症。抑郁症的症状囊括了情感症状、躯体症状和认知症状等。在抑郁症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是常见的并发症状,这些‘认知功能损害’,对患者从事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带来困难,这在职业人群中尤其突出。”

  抑郁症对职业人群的认知功能损害在临床上也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方贻儒教授表示:“抑郁症不仅影响工作,影响生活,影响他的健康,更多的是造成自杀,往往是在青壮年人群自杀很重要的原因,所以疾病负担很重,在全球疾病负担中目前排第二位。但是抑郁症并不可怕,职业人群遭遇抑郁症,应当及早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干预,70%-80%的病人若积极配合治疗都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早诊、早治可以让抑郁症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甚至治愈。目前,药物治疗被是最常用和首选的有效抗抑郁治疗方法。针对抑郁症高复发的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足量足疗程的规范化治疗。

  随着对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的认识的发展,当前,抑郁症的治疗目标为促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2015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指出:抑郁症治疗目标是彻底消除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实现临床治愈、减少病残率。施慎逊教授表示:“抑郁症的治疗关键是让一个人能够恢复病前的状态,回到社会,所以功能的恢复很重要。功能恢复包括他能工作和学习,治疗中要更重视情绪跟认知功能共同的兼顾,使病人的功能能恢复得更好"。

  目前,老年痴呆难以预防,治疗难度大,仍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压力。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每百人中有17位老人。同时,中国也是老年痴呆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全球每四个患者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崔丽英教授指出:“在中国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年人患病以后不一定能够及时就诊,特别是在偏远山区,比如老年人有一点记忆力减退,尤其65岁以上,家人觉得这是与年龄相关的改变,岁数大了都这样,造成不能及时就诊。在中国老年痴呆病早期就诊率非常低,就诊率只有23.3%,漏诊率也非常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特别强调“促进健康老龄化”,强化老年人健康管理、加强老年痴呆病等的有效干预;“促进心理健康”,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

  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贾建平教授解释说:“目前,老年痴呆的疾病进展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的,尤其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精神行为症状,有必要采用药物干预。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接受治疗认知障碍降低的程度会减缓,甚至有很大程度的好转,他的死亡率会下降。”

  对于老年痴呆的防治,专家们一致呼吁要"早发现、早治疗"。目前国际上对防治老年痴呆没有特别有效的药物,但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延缓发病时间,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贾建平教授强调:“目前,老年痴呆的疾病进展是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的,尤其是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症状,有必要采用药物干预。药物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接受治疗认知障碍降低的程度会减缓,甚至有很大程度的好转,他的死亡率会下降。但如患者不及时接受或不坚持正确的诊疗,将无法控制疾病的进展,病情发展到重度后将完全丧失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及时接受药物(如盐酸美金刚片)的治疗,能有效地帮助延缓病情的发展,规范的治疗能减轻患者及其照料者的负担。”

  作为连续四年支持精神疾病周活动的企业,灵北中国总裁兼总经理柯嵩涵先生表示:“灵北中国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创新的药、创新的治疗方案带到中国市场。10年来,有近2100万中国神经和精神疾病患者得到了有效的帮助。但是,在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病等精神和神经疾病的诊疗上,还有很多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未来5~10年,灵北将继续专注于神经和精神疾病领域、推出更多创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以满足中国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