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据数据显示,我国淋巴肿瘤每年新发患者大约8.4万人,并以每年5%的速度上升,而且年轻化趋势明显。近日,某26岁女演员就因患淋巴癌去世让人感到惋惜。淋巴癌到底有多可怕?什么原因容易诱发淋巴癌?日常生活又该注意哪些?下面,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带您一起了解一下。
淋巴瘤:不易被发现的“隐形杀手”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系统一种恶性增生性的疾病,虽然好发于淋巴结,但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
据专家介绍,淋巴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霍两大类。在规范治疗的前提下,霍奇金淋巴瘤的存活率较高,而非霍奇金淋巴瘤存活率却较低。淋巴瘤位列恶性肿瘤前十位,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
淋巴瘤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最常见的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无痛性、进行性肿大,经常被误诊为良性淋巴结炎,待明确诊断时多为晚期。正因为不容易被发现,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
5种因素易诱发淋巴瘤
遗传因素
关于淋巴癌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许多的报道,肿瘤本身并不遗传,淋巴癌的遗传是指发生肿瘤的素质,某些人身体素质在致癌物质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癌变,或对异常细胞免疫力低,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导致淋巴癌发生。有时可见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兄弟姐妹可先后或同时患淋巴癌。
病毒因素
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过一项调查,乙肝病毒感染者比普通人患淋巴瘤的比例高30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患淋巴瘤比例也比普通人高。此外,EB病毒、HIV病毒等都是跟淋巴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长期熬夜、心理压力大
统计数据显示,淋巴瘤在发达地区的人群中发病率更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工作节奏快,压力过大,长期熬夜,如果中青年人不能及时释放心理压力,规律作息,就可能诱发疾病。淋巴癌频频侵袭名人,恐怕也与此有关。
化学污染
大量调查表明,频繁使用化学染发剂染发,可能造成人体免疫力降低,引发淋巴瘤。装修也会诱发淋巴瘤。装饰材料中有很多化学物质的应用,和淋巴血液系统疾病是有关的。饼干、蛋糕等包装食品,大多含有对人体产生危害的防腐剂,也值得警惕。
电磁辐射
淋巴瘤的发病率不仅与吸收辐射的剂量有关,还与受辐射时的年龄有关,25岁以下受辐射的人群,淋巴瘤的发病率比其他人群高。医用辐射对人类肿瘤的发病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大剂量辐射对人类淋巴瘤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
1、要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度劳累;
3、不能乱用药,预防病毒感染;
4、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5、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不要抽烟、喝酒、熬夜、饮食不均衡;
6、避免暴露在化学物质中,少染发美甲,警惕装修污染。(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据西安晚报、齐鲁晚报网、人民网、39健康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