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展现骨科领军医院的创新实力——北京积水潭医院再办科技创新大赛

2020年12月10日 17:3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2月10日讯(记者 朱国旺)“这个项目的创新性填补了国内空白,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能够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国产腕关节假体。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给国内众多有需求的患者一个选择的权利,同时圆中国手外科医生半个世纪的一个梦想。”

  12月9日,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随着手外科主任医师陈山林一番为时6分钟的精彩演讲,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二届医工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开始进入紧张激烈的决赛环节。

  此次进入决赛的12个项目涉及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的多个医工企研发团队。

  经过激烈竞争,评委现场打分,最终陈山林团队的这项“金属3D打印人工全腕关节假体系统项目”获得二等奖;创伤骨科赵春鹏团队的“骨盆骨折微创复位手术机器人系统”、矫形骨科周一新团队的“基于运动学与力学的个性化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系统”两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其余项目分获二、三等奖。这些获奖项目充分展示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近期具有转化前景的科研成果,以及作为全国骨科领军医院的创新实力。

  北京积水潭医院2020年科技成果推介会同期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骨科手术机器人”成果转化协议。协议包括专利转让、建立智慧骨科研究基金及共建联合实验室,总转化额达到1.023亿元。

  据了解,截至2020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有效授权专利共45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30项。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以临床需求为主导的医工企联合研发转化模式,建立起多个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骨科高值耗材等领域的医工企研发团队。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刘晓光表示,积水潭医院以田伟院士研发团队为主导的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积水潭医院成为科技部首批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不断激发广大医务人员的创新活力。

  “我们一直致力于构建学科-科研-人才-成果四位一体的市属医院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工企”模式就是一个成功案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潘苏彦表示,“十三五”期间,市属医院累计获批科研项目5868项,在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2019年市医院管理中心专门设立了市属医院科技创新专项绩效,激励市属医院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增强市属医院科技创新功能、医疗服务水平和产业支撑能力。

  2020年1月1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正式施行,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更为医疗机构的成果转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晖指出,今年,北京积水潭医院成为了科技部首批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医院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机制,发挥医工结合优势,产生一批来源于临床实践的创新思想、人才和成果,争取形成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北京市及全国进行推广。未来要使更多的科技成果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仍需要科技工作者与经济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