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医药护心 可贯穿心脏病全程

2020年09月25日 10:36   来源:扬子晚报   通讯员 李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翻医案: 一年时间,“三高”患者彻底变了样!

  张伯伯年过五十,大腹便便,“三高”一样没少,吃药还不规律,因为血压、血糖控制不好,去年到省中医院住了院。住院期间,医生根据张伯伯的体质情况,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医生护士有空的时候就向他宣教“三高”控制的知识。“高血压控制啊,讲究淡、静、松、动、眠,‘三高’是生活方式病,治疗不能全靠西药,改变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张伯伯真听进去了,出院的时候开了中药,还带上了医院的院内制剂潜阳育阴颗粒,回家调养去了。

  一年后张伯伯到医院复诊,完全变了个样。一问之下,原来张伯伯在中药调理的同时,每天还坚持50-60分钟快走,清淡饮食、作息规律,生活自律又积极。一年下来,原本的“大肚子”不见了,体重下降三十多斤,高血压、高血脂药物也通通减了量。

  现在张伯伯逢人就说,多亏了省中医院的中医中药,五十多岁开启新生活,还不晚!

  听医嘱:

  中医中药,可全程护心

  中医药护心,江苏省中医院的探索开始得很早。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一直在努力。

  1975年,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在江苏省中医院内科系统率先成立了心血管疾病组,1989年独立筹建心内科,是全国中医系统最早成立的心血管科。心血管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周仲瑛教授瘀热理论的引领下,在唐蜀华教授学术思想的指导下,科室涌现了一批十分优秀的中西医人才,形成了三个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并重的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分别是眩晕(高血压病)、胸痹心痛(冠心病)、心衰(慢性心力衰竭)。

  目前科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病区域诊疗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心病重点学科、心血管重点专科,拥有唯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血压临床重点实验室,在中医特色之外,还是全国中医系统率先全面开展冠脉介入、起搏、射频消融等现代诊疗技术的专科,专科心血管疾病综合诊治能力领先。

  心血管疾病有数量庞大的患者和“后备军”,省中心内科始终秉承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衰三个层次,发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特色及优势,造福广大群众。

  以高血压的治疗为例,科室的高血压团队在方祝元教授的带领下,牵头全国10余家三甲医院开展了高血压中医药全程防治的多中心、大样本的循证医学研究,建立了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医辨治体系,创制了“潜阳育阴颗粒”,凝练了“淡、静、松、动、眠”的中医特色生活方式干预策略,都特别适合高血压的患者辨证使用,延缓疾病进展,让患者吃上降压药的时间再晚一些、少一些。

  在冠心病(胸痹心痛)方向,专科传承 “瘀热相搏”理论,提出了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主要病机,以养阴清热,活血解毒为大法,创制了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瘀热互结证的“抗栓I 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芦黄颗粒”,并制订冠心病(胸痹心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

  心衰方面,科室创新性提出了“益气贵运脾、温阳药可商、滋阴不可过、活血不宜凉、利水须长流、肺肾须兼匡”具体中医治则,针对慢性心衰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强心合剂、心衰Ⅰ号等中医制剂,可以明显改善心衰症状的同时,增强心肌收缩力、提升心功能。

  中医中药凝结了先人经验与医家智慧,同时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诊疗方案,在心血管病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已经取得了切实的临床疗效,可以全程护佑患者健康。 通讯员 李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