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刘鹏 摄
□通讯员 崔玉艳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余梦迪
眼下,南京已经进入梅雨季,变幻无常的天气常会使人感觉不舒适,易疲倦,稍不注意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梅雨季节要谨防哪些疾病乘虚而入?梅雨季节在饮食和生活上应注意些什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多位专家为您带来最实用的健康生活提醒。
谨防五种病缠身
皮肤病 最常见的是虫咬性皮炎和足癣。螨虫喜湿热怕光,居室要保持通风,用热毛巾擦拭凉席;不要去草丛或者植物茂盛的地方。该院皮肤科主任王飞提醒,尤其是蚊虫叮咬后,出现由于抓挠引起的红肿过敏等症状,不适合用激素性药物,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足癣在梅雨季节活动也较为猖獗。汗多和穿不透气的鞋袜是诱发足癣的两大因素。专家建议注意个人卫生,勤换鞋袜。
胃肠病 该院消化内科陈洪主任医师提醒,梅雨天最好将生熟食物分开,不吃隔夜餐,同时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或长时间开着风扇,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的发生。
空调病呼吸不畅、流鼻涕、干咳等都是“空调病”的症状,主要是因为空调长期不清洗,打开空调后,细菌就会随着风口吹出来,而且空调房间空气不流通,细菌很容易引发疾病。该院呼吸内科韩淑华副主任医师指出,夏天进入空调频繁使用期,不仅是滤网、散热片等,其他部位也要一起清洗,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不要长时间在空调房间里,要保持空气流通。
关节痛 该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屈留新提醒,本身抵抗力较差的老年患者,注意保暖、少吹空调。不要久坐或是过度劳累,多注意休息。此外还需准备些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的药物。如果关节疼痛不适感觉加重要及时就医。
心病 潮湿闷热的梅雨天气,催生了不少“心病”患者。该院心理精神科徐治副主任医师介绍,防范“梅雨心病”,尽量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不要睡觉太晚,容易失眠者可尝试睡前喝杯牛奶或百合莲心龙眼汤;劳逸结合、适量运动。
祛湿良方:药膳+香囊
在梅雨季节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张荣春副主任医师介绍,夏季胃肠道不适,或兼有感冒,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是家庭必备,适当服用,可达到无病可防、有病可治的目的。
同时,可以多吃点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冬瓜、丝瓜等。张荣春副主任医师推荐两款健脾利湿的药膳,即苡仁赤小豆汤和山药冬瓜汤。苡仁赤小豆汤,取苡仁、赤小豆各50g,煮烂,喝汤即可。山药冬瓜汤,取山药50g,冬瓜150g,做汤即可。
除了食物外,不妨尝试自制香囊祛湿,常用的芳香中药有艾叶、佩兰、藿香、薄荷、苍术、丁香、肉桂、苏叶、白芷、菊花、冰片等,选其中几种制成香囊佩戴或放置屋内,有除湿祛秽的作用。
提醒:饮食清淡 作息规律
梅雨季节,暑热和雨水相互作用,暑热越重,空气中越潮湿,就是常说的“暑必夹湿”,该院中医内科张荣春副主任医师介绍,夏季暑湿明显,易侵袭人体而致病或不适,主要影响人体脾胃功能,表现为全身乏力、困重,腹胀,纳食不香或恶心呕吐,大便黏滞等。
饮食清淡 梅雨季节,天气湿热,人容易疲倦,胃肠功能也会减弱,饮食要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减少油腻和辛辣、甜品、黏食,少饮酒、少喝冷饮,增加新鲜蔬菜水果。
作息规律 晚上尽量10点前休息,忌熬夜。中午最好能小睡片刻,以缓解暑热天气所带来的疲倦无力感。
适量运动 傍晚时分去户外走走,适度锻炼出汗排湿,但不要大汗淋漓,同时注意出汗后要勤换衣,以免诱发感冒。
专家提醒大家,注意不要长时间接触潮湿的地方,不要过于贪凉。若空气闷热,可以开空调适当降温和抽湿。此外,作息规律、调整饮食同时,保持心情舒畅,这样脾胃功能正常,才能防止湿邪的产生。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