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史月 紫金山/金陵晚报记者 程晓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身材,但是有的人却喝凉水都会长胖,这是为什么呢?除了要检讨自己的饮食习惯外,或许还因为你是被剖腹产的。
研究
容易胖,因为肠道菌群“先天不足”
10月13日出版的《柳叶刀》 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综述,认为有超过一半的国家存在剖腹产比例过高的问题,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剖腹产对母亲和婴儿都存在影响。其中对母亲的影响显而易见,比如剖腹产对子宫的伤害较大,对母亲的下一次妊娠有很大影响。而对被剖腹产的孩子来说,影响的是他们的未来,论述指出剖腹产婴儿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导致哮喘、过敏和1型糖尿病等和免疫系统有关的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此外,纽约大学一项实验发现,剖腹产出生的小鼠胃里的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数量更容易出现不平衡,从而增加它们超重的风险,且雌鼠体重增加更多。由此推断,剖腹产出来的女孩子可能更容易胖。这项实验结论加强了一直存在于医学界的一个观点:剖腹产很可能导致婴儿得不到母亲的肠道菌群,对婴儿未来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而这个观点已被多个研究机构证实,比如英国爱丁堡大学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的论文显示,经剖腹产出生的5岁以下儿童,其肥胖的几率增加了59%;《国际肥胖杂志》2013年发表的一项医学研究也显示,剖腹产婴儿在孩童期发胖的几率,几乎是自然生产的婴儿的2倍。
临床
剖腹产孩子变胖风险确实会增加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余章斌副主任医师介绍,剖腹产肯定会对孩子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产生影响,孩子以后肥胖、代谢性疾病、过敏、免疫力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会增加,这在国际上是有报道的。“我们虽然没有做相关研究,但是从临床角度看,的确是这样的,门诊上我们询问病史时发现,通过阴道分娩的小孩,过敏反应、代谢疾病相对来说确实少些。”
但也不是说被剖腹产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变胖,而且临床上顺产诞生的“小胖子”也不在少数。相比于肠道菌群的“先天不足”,先天遗传以及后天喂养的影响更大。
国外曾有研究显示,若准妈妈在怀孕期间的BMI 值较高,胎儿出生后的体重也会比一般健康宝宝高出许多。如果妈妈是肥胖的,孩子以后变肥胖的风险也会变得比较高。这属于先天遗传性肥胖。后天喂养主要孩童时期,父母过度喂食,孩子的营养供过于求,加上不运动,导致孩子体内脂肪堆积越来越多。有研究指出,孩童时期肥胖,有六至七成会延续至成年。
专家
“先天不足”可靠母乳喂养来弥补
如果不得已选择剖腹产,又不想孩子长大后因为变胖怪你剖腹产,那么当孩子出生后,妈妈就应想办法弥补孩子肠道菌群的“先天不足”了。
2016年发表在《自然/医学》 上的一篇论文证明,在新生儿的身上涂抹母亲的产道液体,能够部分地恢复婴儿的肠道菌群。不过,这种方法实现起来有点难。对此,余章斌副主任医师表示,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喂母乳,“母乳有利于孩子肠道菌群的建立。”婴幼儿的肠道微生物体系是在其出生后伴随着发育成长而逐渐建成的,这一过程首要的支撑来自于母亲,分娩时接触到的阴道微生物是第一道支撑,如果这一块缺失,那么适当增加母乳的喂养时间,同样也可以很好地帮助婴儿构建肠道菌群,因为有研究表明,母乳中的糖蛋白能够为特定的微生物群落提供生存营养,从而进入良性循环,为宝宝的成长提供营养和免疫保护。
此外,余章斌副主任医师提醒,如果发现婴儿出生后胃肠功能比较差,除了增加母乳喂养外,还可以额外补充益生菌。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