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天来了,你有没有出现昏昏欲睡、倦怠乏力的状况?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了解,秋天天气转凉,人们饮食会不知不觉地过量,热量摄入大大增加。同时,汗出减少,人的阳气渐渐收敛,也就特别想睡觉。有哪些方法可以应对秋乏呢?下面,跟着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健康频道一起了解一下吧。
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安静性情。调整好起居作息,可让人远离秋乏,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时,同时要保证有质量的午觉,以养精神。同时注重收敛神气,使神志安宁,使情绪安静,切忌情绪大起大落。
补充蛋白质
“秋乏”与蛋白质缺少、体内环境偏酸和维生素摄入不足有关。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进食鱼类、鸡肉、鸡蛋、猪肝、牛奶、花生、豆制品等,可以防止“秋乏”。
适度锻炼
晚上进行适量的运动、出出汗,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睡眠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此外,锻炼要适度,避免大汗淋漓,损失“阴”。
每天晒太阳
入秋后,日照时间减少,褪黑激素相对增多,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的情绪因而低沉,所以要增加阳光的照射。
睡子午觉
季节交替的时候,失眠的病人总是会明显增加。专家建议睡个子午觉:子时是23:00-凌晨1:00;午时是11:00-13:00,古人认为这两个时间是阴阳盛衰之时,人应该入静。慢慢调整,为防秋乏做准备。
补充微量元素
由于饮食不合理,食欲不振,加之刚刚过去的夏季天热出汗,导致了人体内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钾及钙的缺乏和流失。充足的B族维生素有助于心脏、神经及消化系统正常工作。钾起着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的作用。钙的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还会导致骨骼肌的收缩功能减弱,人体就会感到疲乏无力。
干梳头伸懒腰
在工作之余,或感觉疲劳之时,不妨用手指像梳子一样,梳理自己的头发,多在头皮处按摩小会儿,可以有效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让头脑感觉轻松,或者大大地伸个懒腰,可以对心脏、肺部产生有益的挤压,促进四肢末梢的血液循环,让身体感觉舒服,这些都能有效缓解疲乏感。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