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细菌性肠道传染病进入发病高峰,患者出现拉肚子、呕吐、发烧等症状。专家提醒,每个人感染的病原体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定相同,建议及时就医。
“拉肚子”不可忍
有的人不在乎“拉肚子”,认为忍一下就过去了。
事实上,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身体重度脱水,伴有高烧,可能出现昏迷和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拉肚子”勿乱吃药
还有人认为,吃点抗菌素就会好了。
由于腹泻的病原体种类很多,所以只有一部分腹泻可以用抗菌素治疗,而且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症状等,选择敏感有效的抗菌素。如果自行应用抗菌素,可能会造成病原耐药,甚至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起慢性腹泻,因此千万不要随意服用抗菌素。
“拉肚子”重在预防
肠道传染病重在预防:
首先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不暴饮暴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保持好手的卫生;
三是外出就餐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食用不熟的海产品;
此外还要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数读腹泻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
今年1月1日到8月31日,全市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累计报告就诊患者10.4万例;
痢疾4291例,发病率为10万分之19.7;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约2.6万例,发病率为十万分之120;
总体来看,肠道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与去年比有所下降。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小贴士
肠道门诊
每年4月1日到10月31日,
全市200多家医院开设了肠道门诊。
在11月1日至第二年3月31日的冬春两季,各区也会分别保留2家医疗机构的肠道门诊。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