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暑假出门怕晕车?来看这份用药指南

2017年08月04日 10:4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人们外出游玩、出差、回家探亲时,汽车、轮船、飞机是常用的交通工具。人在旅途,面对窗外的美景,有些人惬意享受,有些人则会因为颠簸而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等晕动症状,而大大影响旅途心情。

  临床上把晕车、晕船、晕机归到晕动症的类别,主要诱因是人们感受到的方位变化与内耳前庭的平衡感受器之间存在着信息判断方面的差异。目前这种疾病还没有彻底治愈的最佳方法。

  对于罹患晕动症的人,对抗方法千奇百怪:有人硬扛,一路晕、吐过去——车上像只病猫,下车后自动恢复“好汉”身份,晕车药、小秘方什么的从不考虑;有的人则通过一些民间的小秘方来预防和改善晕车症状,如闻橘子皮、姜片,涂抹风油精,指掐手腕内关穴或肚脐贴膏药等;事实上相对于硬扛或民间小秘方,笔者更倾向于选择较为合理、安全的晕车药物以应对晕动症。然而市场上晕车药的种类繁多,患者又该如何选择、如何使用、如何规避不良反应呢?

  晕车药也分好几种

  常用的晕车药主要有抗组胺类药物、抗胆碱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等等,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类药物、镇静类药物也可以缓解晕动症的症状。

  ●抗组胺类晕车药可以通过作用于前庭、呕吐中枢,阻断前庭核区胆碱能突触迷路冲动的兴奋,而发挥强大的抗晕动症作用,此外还可以产生一定的镇静作用。主要有苯海拉明、茶苯海明(晕海宁)、异丙嗪、美克洛嗪等,是晕车药物的首选。

  ●抗胆碱类药物主要通过降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发挥作用。主要有东莨菪碱、苯环壬酯等。

  ●钙离子拮抗剂脑益嗪、西比灵等可以增强脑部血液的供应量,从而提高中枢对前庭刺激的耐受能力。

  ●作用于中枢神经的地芬尼多可以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调节前庭神经系统,阻断前庭神经末梢传出的前庭眩晕性冲动,抑制呕吐中枢和(或)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从而发挥抗眩晕及镇吐的作用。

  ●镇静类药物如安定、巴比妥钠等,主要是通过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而发挥相应作用。

  ●此外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等药物则是通过其止吐的作用而改善缓解晕车的症状。

  何时服用才管用

  一般的晕车药如茶苯海明、东莨菪碱、苯环壬酯、地芬尼多、异丙嗪等需在出发前半个小时左右服用,而美克洛嗪在出发前1小时服用较为适宜。

  茶苯海明,每4小时服用一次,一日服用4~6次左右;东莨菪碱如有必要可间隔6小时服用一次,1天不超过3次;苯环壬酯在必要时,可在4~5小时之后再次用药;地芬尼多一日3次;美克洛嗪每日一次给药;异丙嗪一次25mg,一日2次。

  还有些老百姓喜欢用晕车贴,晕车贴是由背衬层、凝胶层、防粘层等部分组成,凝胶层里含有薄荷等天然植物萃取成分,具有醒脑提神之功,应该在出发前2~4小时左右外贴,贴于耳垂根部的后凹处,药效时间持续较长,可达72小时之久。换言之,1天左右的较短行程,一般口服晕车药即可满足需求,而对于行程较长的旅途,可能晕车贴就较为方便。

  青光眼患者要格外慎重

  晕车药虽然可以缓解人们的晕车症状,然而作为药物,仍然不免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使用。

  ●茶苯海明有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对乙醇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孕妇禁用,哮喘患者、青光眼患者、前列腺增生等患者慎用。

  ●东莨菪碱禁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重症肌无力、严重心脏病等患者,同样也不适宜于儿童使用。

  ●苯环壬酯青光眼患者禁用,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地芬尼多对于青光眼、胃肠道或泌尿道梗阻性疾病以及心动过速患者慎用。

  ●美克洛嗪则对于膀胱颈狭窄、良性前列腺肥大、闭角型青光眼等患者慎用。

  ●晕车贴对于6岁以下儿童、孕妇、青光眼患者则不宜使用。

  “是药三分毒”,晕车药在选用时,应根据自己的旅途行程长短等来综合选择合适的药物。一般在出发前服用药物,才可起到预防晕车的目的。服用晕车药时,应注意用药间隔与用药剂量,不要因为还是感觉有眩晕感而私自高频次、大剂量用药,以免加大不良反应。儿童用药与老年人用药需仔细阅读说明书,考虑是否需要调整剂量。选用晕车药前还需考虑药物的禁忌症,不可盲目选用药物,尤其是青光眼患者一定要慎之又慎。

  此外,如果患者还在服用其他药物时,需注意是否含有与晕车药有相同的组分如抗组胺药物,以免重复给药,刺激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展。


(责任编辑 :王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