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深圳乳腺癌发病年龄比全国平均年轻10岁

2017年04月18日 10:48    来源:广州日报   

  目前正处于为期一周的第23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记者昨日从深圳慢病防治中心获悉,根据该中心发布的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去年深圳新发肿瘤病例近2万例,患病女性数量较男性多,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专家表示,乳腺癌本质上是城市病,与大城市快节奏生活、高热量速食相关,而职业女性晚育或不生育、哺乳期缩短等因素也是刺激诱发因素。

  为推动癌症防治关口前移,深圳即将在本周启动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拟将针对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进行专项筛查,实施系列干预措施降低深圳市民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乳腺癌

  占女性癌近两成

  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恶性肿瘤已成为危害深圳市民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慢性病之一。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最新肿瘤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深圳市共报告常住人口新发肿瘤病例19923例,其中男性9099例,女性10824例,户籍居民癌症发病率为182.27/10万,初发病率低于全国城市癌症发病水平。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公布的2016年监测数据显示,占据深圳恶性肿瘤前十位的依次是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子宫颈癌、白血病、淋巴癌、鼻咽癌。其中女性恶性肿瘤排名依次为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大肠癌、子宫颈癌、卵巢癌、胃癌、子宫体癌、肝癌、白血病。

  值得关注的是,乳腺癌称为深圳女性头号杀手。据统计,深圳去年报告的女性常住人口新发肿瘤病例10824例,其中19.93%是乳腺癌。在国内,乳腺癌高发的年龄段在45~55岁,但作为乳腺癌高发的深圳,发病年龄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年轻10岁,为35~55岁。

  快节奏生活改变女性生活状态

  为何深圳女性乳腺癌高发,且发病年龄相对来说年轻?北大深圳医院甲乳科主任韦伟表示,新发病例数增多与深圳人口性别构成比例特点相关,深圳2000万人口中六成为女性,基数较大。

  “与乳腺癌发病比较重要的相关因素是精神压力。”韦伟告诉记者,“人体每天产生10万个癌细胞,但是免疫细胞会进行清除,但如果长期快节奏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免疫细胞分泌就会减少,免疫力下降会导致更容易患癌症。”

  深圳市最新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精神疾病终生患病率为21.87%,年患病率为13.42%,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1%,全国最高。而一项“深圳人心理压力调查”就显示,76.4%的人心理压力很大或较大,20.6%的人报告自己承受的压力达到或超过自己所能耐受的极限,63.1%的人接近极限。

  此外,还有就是忙碌紧张的工作使得很多女白领选择晚育或不生育,也是乳腺癌发病诱因。“正常的乳腺有雌激素与孕激素周期性作用,而且只有经过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才能使乳腺完全发育成熟。即使生完孩子,喂奶时间非常短暂也同样有益。而多次人流,也是乳腺癌的刺激因素。”韦伟说。

  而长期饮食单一、高热量也是刺激乳腺癌诱发因素之一。“生活忙碌,不讲究饮食,不注重食物的多样化,经常食用汉堡等,或者过于单一地食用某些高热量食物例如牛肉、奶酪等。”韦伟说,他曾接诊一名二十六七岁的女孩双侧乳腺有100多个纤维瘤,在问诊时这个女孩说自己早中晚均喝一杯牛奶,而且总喝某一个品牌的,几乎不喝水。虽然乳腺纤维瘤属于良性,但有恶变可能。

  韦伟表示,乳腺癌一定要早诊早治,“建议35岁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腺彩超检查。如果发现乳房不对称,或是摸到有硬块一定要及早看医生。”

  据悉,为有效防控癌症,深圳慢性病防治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将共同启动城市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肠癌、乳腺癌)早诊早治项目。

  防癌宝典:

  不做“夜猫子”

  “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加癌症筛查是预防多种癌症发生的有效措施。”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咨询专家、国家级全民健康素养巡讲专家、深圳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会长杨国安说,“如戒烟可降低患肺癌的风险;合理饮食可减少结肠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和胃癌的发生。”杨国安表示,据《深圳市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显示,深圳市民对癌症早期体征的知晓率仅为43.17%,“肿瘤防治健康促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动员,公众参与。”

  对于女性来说,如何防癌?深圳中医院产科副主任黄剑美表示,首先是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做“冻”美人,现代女性喜欢穿低腰裤、露肚脐,夏天待在空调房里,很容易成为寒邪的首选目标,引发月经异常、下腹疼痛等不适。

  黄剑美还建议女性不要做“夜猫”一族,最好能睡午觉。适度运动,因运动是让身体保持适宜温度的最简单有效方法,特别适合于经常手脚冰凉、怕冷的女性朋友。还要注重饮食,避免肥甘厚腻、辛辣刺激食物,冷天也尽量少吃冰淇淋等冷饮。(记者鲍文娟)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