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八成肝癌由它引起 日常饮食暗藏风险

2017年04月12日 1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生命时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最新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称,80%的肝癌病例是由于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暴露于黄曲霉毒素中就会导致基因突变,引发肝癌。

  研究人员表示,在日常生活中,黄曲霉素污染大部分是由于储存不当引起的,建议把谷物、豆类等食物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一旦发现变质的情况,要及时剔除。

  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 (a.parasiticus)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黄曲霉毒素的机率最高。

  黄曲霉毒素是人类已知的最强的致癌物之一,广泛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农作物中,尤其是油料作物,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油产品比较容易被污染。黄曲霉毒素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

  黄曲霉毒素的“生命力”极强,非常耐热,即使用100℃的温度灭菌20个小时,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去除。它还不易溶解在水中,一般的烹调加工不能将其破坏。据专家介绍,要想尽量避免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应当注

意一下细节:

  首先,不要购买包装已破损、不清洁或发霉的食物;尤其是坚果类食品应尽量选择小包装;尽量不要买小作坊自榨油;购买散装坚果尽量不要选择价格过低的产品。

  第二,食品按需购买,尽可能不要囤积食品;食物最好放在低温、通风、干燥处;花生、核桃等最好买带壳的,晒干后用保鲜盒等密闭储存。

  第三,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籽粒的表面,烹饪花生、玉米等食物前要淘洗干净,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附着的毒素;筷子、菜板等厨具的裂纹中容易藏匿食物残渣,让黄曲霉菌有机可乘,因此清洗时应先泡一泡,软化上面的食物残渣,洗后要沥一下水,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筷子要头朝上放,菜板可悬挂或立起来,不要贴墙放置或平放在台面上,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冲洗一次。

  第四,平时吃到霉变发苦的坚果零食一定不要偷懒,要吐掉再用清水漱口;坚果、大米等出现轻微变黄甚至发黑、味苦、皱皮等情况,一定要扔掉;生花生最好先用水浸泡、漂洗,再煮熟吃;人们平时最常吃的油炸花生米,应吃多少炸多少,不宜久存;平时可多吃些新鲜的绿叶蔬菜,研究证明,叶绿素等植物化学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黄曲霉毒素B1的致癌作用。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