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昭淦、记者王雳蓓/文
近些年,人们对高血压越来越重视,相反的,对低血压却少有关注,甚至不以为然。事实上,低血压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压,它同样也是造成脑卒中的致命元凶。
血压太低也很危险
“血压太低容易出现大脑缺血、缺氧,进而诱发脑梗、心梗;如果长期低血压,还会影响肾脏功能,甚至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吴主任告诉记者。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昏、疲乏、没精神,严重时出现胸闷、心绞痛,甚至昏厥、神志不清。如果血压低于90/60mmHg,又出现了以上相应的症状,那么就可以诊断为低血压了。
吴主任介绍,低血压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两大类。生理性低血压是指血压虽然已经达到低血压的标准,但是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也不影响寿命,这种低血压一般以长寿老人和女性居多。比如,南昌市东湖区就有一位90多岁的长寿老太太,血压仅有80/50mmHg,但生活却完全不受影响。而相对一般人来说,这样的血压在临床上属于休克血压,是需要抢救的。
而病理性低血压又分为原发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是指找不到明确原因的低血压,继发性低血压往往由心肌梗塞、脑卒中、消化道出血或者腹泻等疾病引起。
注意这三类低血压
吴主任提醒,还有三类低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尤其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稍不留神,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首先是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如果出现体位上的改变,比如由平卧、下蹲突然站起,出现头昏、晕厥等症状,此时测量血压明显偏低。
其次是餐后低血压。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间内,大量的血液流到胃肠道帮助消化导致血压偏低,患者可能出现头昏等症状。
第三是排尿性低血压。少数老年人排尿后会被发现晕倒在厕所里,这是因为人憋尿时膀胱比较充盈,快速排尿后腹压急剧下降,血液大量进入腹腔后,导致低血压,因此建议老年人不要憋尿。
血压低时补点盐
吴主任解释,生理性低血压因为没有什么不舒服,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原发性的低血压,可以补充些盐分,比如喝开水时放点盐,炒菜的时候稍微多放些盐,大部分患者血压都能有所提升,症状减轻或消失。继发性低血压在医院处理时,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一般也会输些生理盐水。绝大部分低血压患者通过非药物性治疗,血压都能有所提高,症状有所改善,如果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才会考虑使用麻黄碱等收缩血管的药物或激素类药物。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用人参、肉桂、枸杞、红枣等泡水喝,也能起到一定的提升血压的效果;饮食上要尽量少吃带有降压作用的食物和药物,比如芹菜和田三七等;另外,不建议低血压患者做剧烈运动。
吴主任表示,一般已知患有低血压的患者在家中晕倒,应使其保持平躺,不枕枕头,增加脑部供血,人也许会慢慢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