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市疾控中心获悉,今年1-10月,北京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3135例,较去年同期的3181例略有下降。性传播仍是北京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占到了累计报告病例数的九成,其中同性传播占到了六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数增幅超过了整体疫情增幅,学生群体的男男同性性行为比例增加明显。
外省流动人群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今年10月31日,北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21886例,其中北京市户籍4954例,外省市户籍16237例(占74.2%),外籍人员695例。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黄春指出,总体来说,今年北京市艾滋病疫情报告数字趋于平稳,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由于城市流动人群自身的特点,使得针对该人群特别是其中的男男性行为者的各项防治措施较难有效落实,外省流动人群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艾滋病传播首要途径是性传播
性传播是北京艾滋病传播的首要途径。全部感染者及病人中,经性传播19713例,占九成,其中同性传播14451例,占比超过六成;异性传播5262例,占24.0%;注射吸毒传播1134例,占5.2%;其他传播途径共1039例,占4.7%。近年报告的感染者及病人中,经性传播比例从2011年的87.1%增至2016年10月底的96.9%,呈上升态势。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比例增加明显,已从2011年的61.7%上升到2016年10月底的73.9%。
青年感染者病例数增幅较高
青年感染者近年备受关注。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数字,今年15-24岁青年感染者和病人数增幅超过了整体疫情增幅。今年前10月,15-24岁年龄组感染者和病人647例,比去年同期的624例增加23例,其中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病例88例。青年学生感染同样以性传播为主,占全部学生病例的95.5%,男男性接触传播占全部学生病例的88.6%。
此外,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病死率降至0.1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