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一个早晨,59岁的苗先生突发左侧肢体偏瘫,手拿不住东西。惊恐万分的家属将患者送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急诊,大医二院立即开启绿色通道,急诊头mri检查显示:苗先生右侧基底节区脑组织缺血,mr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神经外二科主任宋飞查看患者后表示,患者头mr弥散成像显示右侧大脑半球有缺血表现,mr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临床表现左侧肢体偏瘫,肌力0级。发病时间小于8小时,处于动脉取栓时间窗内,应立即进行动脉取栓介入手术,若能及时通畅血管,恢复右侧大脑半球血供,患者左侧肢体偏瘫有望恢复。若大脑长时间缺血,将会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神经功能将无法恢复,甚至影响生命。
动脉取栓后脑梗患者左手可以握手了
经患者家属同意,宋飞主任带领该科介入治疗团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术中见苗先生的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血管闭塞,远端血管未见显影。神经外二科介入团队应用微导丝及微导管通过动脉血管堵塞段,微导管造影显示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等远端血管显影,说明闭塞血管段在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应用solitaire-ab支架将患者右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内的血栓取出,并在闭塞血管段植入支架。再次造影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血供恢复通畅。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患者左侧肢体肌力逐渐由0级升至5级,并可遵嘱握手。家属焦急的心情终于平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宋飞主任介绍,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介入机械动脉取栓治疗。动脉内介入机械取栓不但延长了治疗时间窗,而且再通血管更加直接、有效。对于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来说,若能及时再通血管,使梗塞脑组织恢复血供,就可以达到最佳预后。时间就是大脑。以最短的时间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的最根本手段。
秋冬季脑梗进入高发期慢性病患者要做好防范
脑血栓又称脑梗死,全国每年发病病例约200万人,其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急性脑血栓若在发病后8小时内不及时疏通脑血管,恢复脑组织血供,便会造成不可逆性脑梗死的发生,轻者出现偏瘫,重者导致死亡。
专家提示,冬天心脑血管疾病进入了高发期。据调查统计显示,秋冬季节脑中风发病人数占全年发病人数的近70%,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冬季的低温使得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容易破裂出血。同时,寒冷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使小动脉痉挛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秋冬季节,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范,除了饮食和情绪等方面的调节,还要注意冬季运动时机的选择,运动的时间需要结合冬季的气候特点。
很多中老年人认为,早晨锻炼越早越好,或雾天锻炼有情趣等。实际上,早晨低层空气不易上升,近地面空气污染严重,而有雾的早晨也是污染严重的时候。冬季锻炼不应太早,阳光充足、天气暖和的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才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段。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