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三药联合化疗"围剿"鼻咽癌 患者3年生存率可提高6%-8%

2016年10月14日 07:59    来源:金羊网   

  鼻咽癌又被称作“广东瘤”,是广东地区高发的一种癌症类型。10月13日,记者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专家团队联合全国10个临床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三药联合化疗方案(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简称TPF)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患者的3年生存率可提高6%-8%。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近日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上发表(2015年影响因子26.5分),有望获得国际认可。

  记者 丰西西、符畅 通讯员 黄金娟 余广彪

  “先放疗再化疗”毒副反应大

  据了解,美国从1998年开始推行鼻咽癌治疗指南,即在时长约为7个星期的同期放、化疗之后,再进行3个疗程的辅助化疗(采用双药方案:顺铂+5-氟尿嘧啶,简称PF),这一指南随后被中国采用。

  “2006年,我们团队研究发现,国际指南推荐的方法并不适用。”团队成员之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主任医师孙颖介绍,辅助化疗会引发严重的毒副反应,如重度呕吐和严重口腔黏膜炎,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并且额外增加了两万元的治疗费用,对很多患者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这一研究成果于2012年在《柳叶刀肿瘤》上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一经发表,欧洲指南就迅速作出回应,采纳了该研究结果,取消辅助化疗。次年,美国指南也作出了相应修订,开始全球推广应用。

  增加头颈部肿瘤治疗新药

  “虽然修改了治疗方案,但这只是‘减毒’,并没有实现‘增效’。”马骏告诉记者,他和团队随后继续深入研究,发现传统治疗策略未能“增效”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同期放、化疗之后,患者会出现进食困难等症状,导致身体状况变差,约四成患者无法再耐受长达60天的辅助化疗;二是采用传统的双药方案(PF),没有使用新药,有效率不高。

  因此,马骏团队在2010年联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等10家全国各地的医疗中心,开始探索“先化疗再放疗”的新路。孙颖解释,从理论上说,“先化疗再放疗”有潜在的优势,因为先化疗能早期清除微小的转移灶、减少肿瘤负荷,而患者没有经受放疗的折磨,身体状况也保持得比较好。

  此外,新的化疗方案在鼻咽癌最常用的PF双药基础上,加用了新型化疗药物——多西他赛(T),组成了TPF方案。多西他赛被证实对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疗效。

  有望成为国际标准治疗方案

  记者了解到,从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该研究共纳入了480名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患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TPF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组或同期放化疗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显示,TPF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能够将患者的3年生存率提高6%-8%。具体来说,3年无瘤生存率从72%提高到80%,3年总生存率从86%提高到92%,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则从83%提高到90%。

  同时,马骏也指出,TPF诱导化疗组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3-4度中性粒细胞下降、白细胞下降、腹泻及口腔黏膜炎等,但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并且这些药物都在医保目录内。

  9月26日,此项研究成果在《柳叶刀肿瘤》发表后,获得了全球专家的一致认可。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