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儿科医生少致医院暂停深夜儿科急诊

2016年10月13日 08:09    来源:信息时报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今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下称中山一院东院)对急诊儿科开诊时间作了调整,其中,23:00~次日7:50这个时段的夜诊暂停。这并不是孤例,2015年12月14日凌晨起,中山三院岭南医院被迫限制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

  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医院之所以调整儿科开诊时间,是由于缺少儿科医生。受访医生指出,今年不少网络医院开始在线下招医生,到大医院“挖墙脚”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个新现象加剧了大医院儿科医生的流失。

  记者走访

  中山一院东院

  今起暂停深夜儿科急诊

  “因我院儿科医生缺乏,暂将急诊儿科的开诊时间自2016年10月13日起调整如下:挂号时间7:45,停挂号时间22:30,开诊时间7:50~23:00,停诊时间23:00。”

  在中山一院东院急诊科的门口,贴在墙上的这则告示十分显眼。急诊大厅里,该告示放置在入口处。儿科诊室门口也张贴了该告示。

  昨日上午11时许,急诊儿科诊室暂无患者就诊,只有值班医生。医生告诉记者,往日就算是白天,看急诊儿科的人也不少,“今天是周三,患者相对少一些。以前有统计过,最高峰时,一天24小时儿科急诊量有近400人次。”

  在急诊科等候家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刚才10点半之前,到儿科看急诊的孩子还不少,“有五六个孩子等着。”

  中山三院岭南医院

  去年起急诊儿科仅收危重症患儿

  儿科医生紧缺与患儿就医需求不断增长带来的难题,去年已有迹象。

  2015年12月14日凌晨起,中山三院岭南医院被迫限制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危重症患儿。该院也由此成为首家因缺儿科医生而限制急诊儿科的医院。

  昨日,记者走访该院发现,目前该院对急诊儿科服务依旧有限制,“除非是患儿濒临死亡,需要马上抢救”。儿科急诊何时才取消限制?急诊科工作人员表示不得而知。

  医院回应

  6医生离职,无法安排夜诊轮值

  “去年东院整个儿科最高峰期时有21名医生,但目前只剩15名。因为人力非常紧缺,儿科急诊下夜的接诊不得不暂停!”对于儿科急诊调整开诊时间的安排,中山一院东院儿科主任柯志勇如此向记者解释。

  据了解,离职的6名儿科医生有多个去向:一人离职去了北京,一人回去接父亲的诊所,两人去了私人诊所,还有两人因为生了孩子要休产假。

  柯志勇说,目前,15名医生要负担起该院所有的儿科工作,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普儿病房、新生儿病房以及爱婴区新生儿查房等。随着二孩政策放开,产科和新生儿科需求增多,对新生儿科工作的冲击很大。

  以前,儿科急诊一天24小时开放接诊,每天分4个班次,21名医生基本能应付需求。可是如今,“以前的排班根本没法进行,只能作出调整”。

  平日超九成急诊患儿属普通疾病

  柯志勇特别指出,目前该院只是暂停儿科急诊下夜的接诊,“并不是取消急诊,120照样出车,只是这一段时间(23:00~次日7:50),儿科医生不在急诊室坐着,而是在病房。遇到危急重症,也会第一时间来抢救。”

  特定时段接诊没了,会有哪些影响?柯志勇表示,此举对危重病的救治没有影响,但对看病的方便程度肯定有影响。“对那些看普通疾病的急诊患者,会有一些不便。”

  据了解,从平日急诊儿科接诊的情况来看,超九成患儿属于发烧、咳嗽等普通疾病,并不需要急救。甚至有人被蚊子叮了个包也来看急诊,常见病过多,占用了医生抢救危急重症的宝贵资源。

  今后,如果有在23:00~次日7:50时段来到该院看急诊的患者,急诊室会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属于危急。如果属于普通情况,这类患者会被劝告回家,等待白天再挂号看门诊。

  难题剖析

  想招儿科医生却招不到

  柯志勇表示,人力紧缺的问题近期无法解决,但医院承诺,只要人力能够满足了,会尽早恢复儿科急诊正常的接诊。

  人手不够,为何不能多招聘医生来填补缺口?柯志勇直摇头,“医院很想招人,很支持招人,但最近两年一个都招不到!”原来,整体大环境是:如今的医学生很大部分毕业后不当医生,资源本来就缺。另外,由于该院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按中大的要求,新招聘医生必须是名牌大学毕业、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就该院的环境、待遇而言,符合这样条件的毕业生不愿意来。

  如果从其他科室临时调配医生过来,则是违法行为。卫生部规定,儿科医生不能跨专业行医;看儿科的疾病,必须是儿科的专业医生。

  私立医院到大医院“挖墙脚”

  儿科医生的流失,并非个别医院的现象。柯志勇说,全国不少医院目前都面临医生流失的问题,其中流失最严重的就是儿科医生。

  原因主要有几方面:首先,对三甲医院的儿科专家而言,自己有知识、有技能、有好平台,但日常看的绝大多数都是感冒等多发病、常见病,感觉个人价值没法得到发挥,有落差。其次,病人多,医患关系紧张,儿科更是医患纠纷高发的地方,有儿科医生坦言,感觉“病人永远也看不完,很焦虑”。甚至有医生离职后还提心吊胆,怕被报复。第三,儿科医生普遍待遇不高。

  值得一提的,今年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网络医院开始在线下招医生了,到大医院“挖墙脚”的现象越来越多。中山一院东院有两名跳槽的儿科医生,就是去了私立医院,“(在私立医院)看一个病人诊金300块,在东院诊金才3块。这100倍的差额,实在难留人。”

  如何解决人手紧缺、儿科医生待遇不高等难题?柯志勇建议,给予医生劳动正当的报酬,提高医生诊金,三甲医院应该50元起步,这样对留住医生、体现医生劳动价值,都有好处。

  街坊发愁

  以后不知去哪看深夜急诊

  昨日,来自增城新塘的关小姐带4岁女儿来中山一院东院看门诊。她告诉记者,孩子小时候好几次深夜发烧、感冒。一开始,她带孩子去了儿童医院,但发现每次就诊时人太多等太久,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将中山一院东院作为孩子深夜看病的首选。如今,她已经好几次深夜带孩子来看急诊,“每次开车半个小时过来,等一阵,总体感觉还比较方便。”如今医院儿科急诊作如此调整,她十分发愁,“万一孩子深夜要看急诊,都不知道该去哪里了”。

  “这下麻烦了,万一晚上孩子要看急诊,得去另一家了。”家长刘女士说,除了东院,她家附近还有一家港湾医院。虽然还是有去处,但“毕竟东院是三甲医院,医生、诊疗水平感觉会比较可靠和放心”。

  (报料人:梁先生,奖80元)(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见习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