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女子7次大出血ICU住了80多天 最终转危为安

2016年09月28日 09:48    来源:钱江晚报    丁颍鹃

  浙医二院消化内科主任医生潘文胜说,

  我负责治病,病人负责信任我,这才是最理想的治疗

  作为病人,大概最怕听到医生说,“对不起,我们也没有办法”。“没办法”三个字,也是医生最不愿说出口的。

  7次大出血,每次出血,都意味着增加20%的风险。救命的办法,是手术。不手术,只能等死;手术,虽然多了一个希望,但希望有多大,谁也没底气。

  医生敢不敢拿起手术刀?家属愿不愿面对这个风险?

  裘苗根和徐爱娟夫妇选择了和医生一起面对。鬼门关前兜兜转转,住院3个多月后,徐爱娟终于可以出院了。夫妻俩心里满是对浙医二院几位工作恳勉负责的医生的感谢;而医生也感谢这对夫妻的无条件信任。

  

  手术现场

  医生和家属

  要一起承担冒险的代价

  夫妻俩都属鸡,今年48岁,萧山临浦人。

  徐爱娟第一次吐血,是6月17日。晚上9点钟,她起身去关电扇,突然晕了。幸好丈夫在眼前,托了一把。人没摔着,但大口大口地吐起血来。

  裘苗根赶紧拨打了120,把妻子送到了浙医二院滨江院区。一检查,出血的量很大,医生估计超过800ml,血压明显下降。去年,徐爱娟曾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住院,当时给她做手术的是消化内科主任医生潘文胜。这次住院,急诊马上联系了潘文胜。

  潘文胜用三腔二囊管(通过压迫的方式,压住破口,进行止血),止住了血。但这只是权宜之计,而且使用时间不能过长,24~48小时后一松,立马吐血,血大口大口地从徐爱娟嘴巴里喷出来,就这样又吐了3次。

  第2次吐血之后,徐爱娟崩溃了,她一看到潘医生,眼泪就止不住掉下来,“潘医生,你救救我,你救救我。”

  潘医生心里比她还急,要止血,只能手术。但徐爱娟的病,风险太大,他已经把资料发给了国内一些专家。但能不能找到可以胜任的外科医生手术,他也没有把握。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只能继续依靠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期间,徐爱娟一度烧到40多摄氏度,人开始抽筋。医生在她腋下、大腿下塞了冰块降温。

  徐爱娟的病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这种出血非常棘手,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如果不稳住,即使最后手术,病人状态不好,恐怕也无法耐受。

  潘文胜找到裘苗根:“要不要去ICU再拼一下?”先把人稳住,才能争取手术。

  这句话,让裘苗根听到了希望,他决定,再拼一下,“万一上了手术台,下不来了,人,我拉回去。我也对得起她了。”

  冲他这句话,医生们愿意冒这个风险。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