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秋季养生小贴士:祛暑化湿 把好“入口关”

2016年09月18日 07:41    来源:北京晚报   

  夏秋换季,很多北方人不适应。处暑节气之后,不少人更感到比较难受:热毒不减,体内火气不小,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或出现暑热感冒。这个时节,建议不要捂得太厚。体质比较敏感的人可能已经感到,现在的暑热与盛夏时不同,现在昼夜温差加大,一早一晚和雨后要防止受凉。一些人错开暑期,眼下选择外出旅游,也应根据旅游目的地,注意增减衣服。

  人体被暑湿邪气侵袭后,感到发热头痛,头昏肢酸,胸闷腹胀,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针对这些症状,专家建议多喝水,饮食上可以常喝菜汤,吃水果等,多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另外,胃肠道对寒凉的刺激非常敏感,而忽高忽低的气温最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处暑之后,天气由热转凉,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在饮食上避免过多进食生冷食物,避免引发胃痛。

  在饮食上,要适量针对即将来临的秋燥特点,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考虑到天气依旧炎热,大家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秋季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应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