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暑期安全"4大杀手"公布 医科大教授教你急救方法

2016年07月29日 09:39    来源:南宁晚报   

  

  ■本文指导专家: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张剑锋、李其斌教授

  暑期到来,紧张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孩子们仿佛脱笼的小鸟快意玩耍。当孩子嬉戏玩耍时,安全隐患常常“潜伏”在周围:在全国,每年约有8万余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丧生,意外死亡占我国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暑假是孩子受意外伤害的高发期,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成为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今天,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的急诊科教授梳理了暑期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4大杀手”,提醒家长暑假期间要留意孩子的安全,培养他们预防伤害的意识,同时呼吁全社会一起重视、行动起来,补齐安全防护网,尽量消除隐患,帮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假期。

  “杀手”1 溺水

  炎炎夏日,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游泳成为大家避暑的运动项目之一。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发生,全球每年发生溺水超过50万例,其中约有37万人死于溺水。在我国,溺水是0~14岁少年组排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同时也是排意外伤害死亡人数的第三位死因。

  自救锦囊

  禁手臂上举乱扑动,应用掌心向下压水

  “不熟悉水性者不慎落水时,仍然可以自救。”张剑锋教授提醒,但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可试着将两手在身旁用掌心向下压水,双腿重复伸蹬,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身体上浮,这时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以争取时间等待救援。

  游泳遇到手指抽筋时,可将手指握成拳头,然后再用力张开,迅速连续做多次;若发生手臂抽筋则可手握拳,并尽量屈肘,然后用力伸直,反复进行;小腿肚抽筋时可吸一口气仰浮水中,然后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大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手压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大腿抽筋时可吸一口气后仰浮水中,弯曲抽筋的腿,使之与上体成直角,然后用两手抱住小腿使它贴在大腿上,再用力向前伸直,反复几次。

  正确施救

  直接进行心肺复苏抢救,切记不要倒水

  遇到溺水事故时,不要轻易下水营救,应立即求助岸上救生员。如在野外,可立即电话求助消防队员和医护人员,同时在岸上用救生圈、树枝、木棍、竹竿等把溺水者救上岸。

  营救溺水者上岸后,不少人存在一个错误的急救方法,就是先倒水后再按压。张剑锋教授表示,事实上呼吸道里面的水是倒不出来的,更重要的一点是,就算呼吸道内有大量的水,它很快便会随着心肺复苏的进行而被循环然后吸收掉,完全不影响心肺复苏的救治效果。所以,溺水抢救时,不要倒水!

  特别要强调的是,溺水导致心跳骤停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抢救过程有所不同。常规心肺复苏抢救时,一般是先按压,然后通气2次。但对于溺水心肺复苏抢救时,首先连续通气5次,然后再开始按压。常规心肺复苏抢救时,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给予病人单纯的胸外心脏按压,而不对病人进行口对口的人工通气。但对于溺水心肺复苏抢救时,既要进行心脏按压,同时也要进行人工通气,因为溺水者身体内严重缺氧,如果不进行人工通气,抢救效果将大打折扣。

  预防措施

  游泳去正规场所,热身、泳圈一样不能少

  即使每年有大量因为溺水死亡的案例,可是仍然阻止不了大家在夏季渴望游泳的心。如何做好避免溺水的预防工作,让我们既能享受夏日清凉,又不会导致恶性事件发生呢?

  首先,一定要选择有安全设施及救生员的游泳场所,切勿在不明区域、不明深度或野外随性下水游泳。其次,初学者需在救生员的带领下游泳,预防意外发生。结伴游泳时,不能相互打闹或逞能潜泳。再次,游泳时身体突发任何不适应立即上岸或求助岸上救生员。最后,就算在有安全保护的地方玩水,也要带上救生圈、浮水气囊等救生用品。

  需要提醒的是,刚病愈的体弱者、有开放性伤口或过度疲劳者暂不适合游泳。游泳前先做热身运动,不能处于空腹、过饱或醉酒状态,以免在水中抽搐。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