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药水、碘酒,这两样东西大家并不陌生,是很多家庭常备的外用消毒药。可是你知道吗?这两种东西混合,能产生高毒化合物。这又是怎么回事吗?商报科学实验室为此进行一番实验。
实验时间
1月12日
实验材料
红药水、碘酒、白醋、
烧杯、吸管
实验目的
测试红药水与碘酒
是否发生反应
记者实验
红药水、碘酒能迅速发生反应
记者买到汞溴红和碘伏,这是市面上常见外用消毒药,前者被大家俗称红药水,后者叫碘酒。
为了检测以上两种液体能否反应。记者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老师指导下,先在烧杯内倒入一些白醋,然后滴入红药水。因为红药水和白醋不溶解,所以,这时候,红药水在白醋里呈现一种与白醋分离的状态。此时,烧杯中呈现出深红色和透明色两层。
那么,当把碘酒加进去,它和红药水真的会有反应吗?
当记者把碘酒也滴进去之后,烧杯里溶液的形态开始发生了变化,白醋并不能隔离开两者发生发应。当记者搅拌了几秒钟静置,没想到红药水和碘酒竟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烧杯中的深红色向铁锈红颜色转变。这样看来,红药水和碘酒似乎真的发生了什么反应。
专家观点
碘酒中的碘和红药水中的汞会形成有毒性的碘化汞
针对实验,记者采访了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化工的柯老师。对于药店称“红药水”和含碘消毒剂可以混用的说法,他表示,“因为碘酒含碘,红药水是汞和溴的化合物。如果把这两种外用药混合使用,碘酒中的碘和红药水中的汞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碘化汞。碘化汞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巨大影响,或导致中毒。
照常理推测,其反应如下:
Hg2Cl2+I2=Hg2I2(碘化汞)+Cl2
记者通过查询发现,碘化汞属于高毒类化合物,对机体组织有腐蚀性和毒性,轻则破坏皮肤组织,发生红肿、水疱,重则引起皮肤中毒,导致伤口化脓。如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孕妇不慎使用可致胎儿畸形。
市场调查
不少药店 “红药水”能轻而易举买到
并没有特别提醒使用方法
针对实验,记者也发现市区药房这两种药物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在椒江景元路一家药房,记者以孩子摔伤为由称需要购买“红药水”和含碘消毒剂,给孩子涂抹伤口。药店工作人员给记者推荐了一款售价为3元多的“红药水”和碘酒。当记者询问其使用方法时,工作人员竟表示可以先使用碘酒消毒,然后给孩子涂抹“红药水”。
在椒江建设路一家大药房,记者同样以3.5元的价格购买到了“红药水”和碘伏棉球。药店也并没有特别提醒使用方法。
记者在购买的“红药水”上看到,标识适用症范围为,粘膜及小创面的消炎抗感染;用法为外用,取本品涂搽患处,但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标识称详见说明书,记者购药时并没有获得说明书。在购买的碘酒和碘伏上,记者也未看到不得与“红药水”混用的特别说明。
另外,记者到市立医院等医院药房了解到,“红药水”为2%汞溴红水溶液,是一种作用较弱的消毒防腐药。作为一种以前最常见的消毒药水,因为效果差,容易引起中毒已基本退出市场。另外,对汞过敏者还可因使用红汞引发接触性皮炎。目前临床上已经很少应用“红药水”了,特别是在大医院里,“红药水”几乎成了“文物”。
小贴士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创伤、碰伤等小流血事件发生,去医院不值得,在家上点消炎药就行了,上消炎药也有学问:
1.对于流血的小口子,应该用棉签粘碘酒消毒,方法是从里向外,由伤口到伤口外,一般这样就行了,平时要注意伤口不能沾水。
2.如果伤口愈合不好,应该再次用碘酒消毒,然后再涂上红药水,并简单包扎,因为红药水有抗粘膜发炎的作用,这样伤口愈合得更快。
3.有人喜欢直接用创可贴,这样效果并不好,而且创可贴透气性差,伤口容易发炎,即使要用也要先用碘酒消毒,然后再用创可贴包扎。
4.一般流血的伤口不能用紫药水,紫药水是治疗烧伤、烫伤后化脓、流黄水的脓疮等此类伤口的消炎,能干燥伤口,让伤口不再流黄水的功效。
这三种都是常用的消炎药,但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才会更好,聊表浅见,健康是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