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在清代就已经很流行了,清宫有一张《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里面有内服膏滋方将近30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那么问题来了,宫廷里很多人是吃素的,《甄嬛传》里从皇太后、皇后到甄嬛,一路都是吃斋念佛的。吃素的人要如何服用膏方呢?
中医心脏病专家、叶氏中医第十七代传人叶秀珠说,膏方也有素膏,而吃素膏,用糯米粉做底膏。糯米粉本身就是一味食疗的好药材。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而且糯米暖胃,补气血,最适合寒冷的天吃,吃完全身上下都感到暖乎乎,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叶氏中医的先祖们在宫里当差时想出了这个素膏方法,除了可以给吃素的人服用,还针对了另一类棘手的人群:“消渴症”,也就是现在的糖尿病人。中医对这个病的认识是长期“食用肥甘之物者,导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伤津”,就会引发“消渴”。传统“滋补膏方”能强壮身体,但大多含肥甘厚味之品,对“消渴症”的病人来讲这是毒,碰不来的。
“糖尿病人吃的素膏里,甜的调味剂如蜂蜜,麦芽糖都用不来的,我们用的是枸杞子。枸杞子有一点点甜味,重用枸杞子会很好的提升膏方的整体口感;另外适量再加一味五味子,它带点酸味,这一点酸味能把其它中药的苦味和异味给掩盖掉。除了调味,五味子还可以安神。”
叶秀珠说,门诊中常遇到既有老年性心脏病又有糖尿病的人,除了“三高”还有“四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这种病人,必须先治疗一年,才给他用膏方。“父亲常说,膏方不是说所有人都能开。开膏方讲究辨证,这是基本核心,因此膏方的配伍必须谨慎,组方要精当。并不是把所有名贵中药材都放进去,就一定是好的。”
素膏还适合小儿服用,叶秀珠说,早产的、有哮喘的孩子,可以尝试素膏,能够补身而不伤身。
另外,素膏比荤膏难做,保存方法最好是放进冰箱里,开的分量也有讲究,不要一次性全部熬好,两个月的膏方开一半的量,这个月吃完了再来开下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