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植物油致癌”登榜首
11月科学流言榜今天发布。“植物油做饭致癌”等十条“科学流言”上榜。
“每月科学留言板”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1、植物油做饭真的致癌吗?
来源:最近,英国《每日电邮》(The Telegraph)发布报道称“科学家称使用植物油做饭可释放出引发癌症的化学毒素”,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发布报道称“猪油煎炸食物比较健康,因为植物油加热可释放出化学毒素”,随后,国内媒体以“植物油做饭可致癌”为标题核心进行了广泛转载。一时间,植物油做饭可致癌的消息在消费者中不胫而走,引发公众对植物油食用健康的高度关注。但植物油做饭真的致癌吗?
真相:
专家分析认为,评估油品优劣应考虑综合因素,至少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和甘油酯构型是否合理;二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天然微量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三是是否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而报道中,把长时间高温煎炸条件下食用油所形成醛类物质的数量作为判断油品优劣的唯一因素有失严谨。同时,食用油的营养价值受烹调方式、温度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食用油都不提倡在高温下长时间(或反复)使用。高温下长时间(或反复)煎炸的油脂会产生醛、酮、内酯等化学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专家认为,科学合理食用植物油,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烹调习惯、油品情况和其他国家有一定差异,总体上中式烹调比西式烹调方式更多样化,欧美国家以煎、炸为主,中式方法包括炒、蒸、炖、溜、汆、炸等多种方式,比如急炒、清蒸等方式中植物油的受热温度和时间一般不会出现媒体报道中所达到的程度。因此中国消费者不必过分担心。
2、柿子与其他食物同食,真的会致病甚至致死吗?
流言:最近有一个流言,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内容十分惊悚:“家里有小孩的注意了,一个小女孩吃完柿子又喝酸奶,结果不到半个小时就中毒死了。如果她的家长有一点常识,小女孩的生命也不会结束!……”。类似的流言还有,“家里有老人的注意了,一个老伯吃了自家树上结的柿子,差点连命都没了……”、“家里有孕妇的注意了,孕妇吃了柿子千万不能吃螃蟹,不然就会流产……”。与柿子同食真的有那么多禁忌吗?
真相:
经常和柿子搭配出现的“禁忌”都是高蛋白食物。而柿子里面含有大量鞣酸,又名单宁酸,它能使蛋白质凝固。如果一次吃进太多鞣酸,在胃酸的环境下,这些鞣酸和胃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就会破坏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形成不可溶的沉淀,这也只是证明吃柿子不好消化。而目前并无确凿证据表明食用柿子直接致死的案例。因此,健康人完全没有必要担忧,只需记住三点即可:不要空腹吃柿子、不要吃未成熟的柿子、不要吃柿子皮。
3、跑步真的对身体有害么?
流言:改善心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减肥瘦身……跑步一直被视为理想的锻炼形式之一。但在最近,不少地方举办的马拉松比赛中个别选手出现了健康问题,而同时一篇认为“跑步有害”的网文也被热转。跑步真的对身体有害么?
真相:
首先,人体关节随着年龄的增大和反复使用会产生磨损或退行性改变是正常生理现象。
其次,过度运动或运动姿势不正确容易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应采取合理预防措施和科学跑步方法。再次,运动量不足易导致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要保持适量运动,不能绝对化,更不能不节制地运动,反而使心脏不可耐受。一般来说,跑步时的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用220减去实际年龄)的85%左右为佳。心脏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运动。再次,跑步作为有氧运动,从减肥效果上看同其他任何需要消耗机体能量的运动无异,能量消耗多少取决于运动强度、时间等,而不是运动方式。最后,晨跑时,由于肌肉血供水平较低,人的速度、力量及耐力均属于低水平,运动则易疲劳,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也会升高,同时,在人体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下,血栓形成趋势提高、血压心率升高波动较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期”。因此,晨练强度不宜过大,应以慢跑等为主,使心率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50%—65%为好。
4、手机来电致蚂蚁绕圈?
流言:一群在手机旁自由活动的蚂蚁,安逸自在,突然一通来电打破了这一和谐的场景。蚂蚁们如中了魔咒一般,排起整齐的队列,绕着手机转圈,直到对方挂机,来电结束。这是近期网上流传甚广的一段视频所呈现的画面,视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手机磁场。而且手机磁场不仅会影响蚂蚁,对人体也是有害的,应尽量远离。这是真的吗?
真相:
现场测试证明,蚂蚁并未如视频中出现绕圈行动的现象。工程师用专业仪器“磁场探头”对手机磁场进行了测量,并强调手机磁力线分布不是圆圈,而是从手机出发再回到手机,离手机越远磁场越弱。如果蚂蚁受到了手机磁场的影响,可能会有三种情况出现:一是避害远离手机;二是被吸引不由自主地聚集到手机上;三是遵循磁力线方向从手机出发再回到手机。而不会出现视频中的现象。但自然界中确实存在蚂蚁转圈圈的现象。生物学上有一种罕见的现象叫Ant Mill(蚁磨坊),蚂蚁研究专家猜测说,蚂蚁们会留下叫做费洛蒙的挥发性物质以便让其它蚂蚁嗅出并跟踪,如果部分侦查食物的蚂蚁留下了错误的费洛蒙信息,后面跟踪费洛蒙痕迹的蚂蚁就会不断地在同一地方绕圈,同时也会留下气味让其他蚂蚁跟随,慢慢形成一个循环,最终导致蚂蚁们不停地在原地绕圈圈,直至耗尽体力死亡为止。这种现象也被专家们称为“蚂蚁死亡漩涡”。
因此,如果蚂蚁绕手机转圈圈的视频并非后期合成,也有可能是将手机放在了恰巧发现的Ant Mill当中。而通过这一现象推论人类将受手机磁场影响,则更为缺乏根据。
5、味精也致癌?
流言:味精、鸡精曾是提鲜必不可少的调料,但近几年,致癌的传闻屡屡触碰到家庭主妇们敏感的神经,不少人都不敢碰它们了……鸡精、味精是化学合成的?严重到吃了会致癌?
真相:
首先,味精一般由玉米淀粉利用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算是一种天然食品,并不是化工合成制品。谷氨酸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但只有被提炼出来,变成游离的氨基酸盐,才能为食物增加鲜味。
其次,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在超过120℃时,容易转变成可致癌物质——焦谷氨酸钠。但在普通情况下,炒菜的温度都不会超过120℃,因此,只要在烹饪的时候正确使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但味精、鸡精致癌仍有理论可能性。因此应在食用时注意以下两点:一,尽量选择以水为媒介的烹调方式,比如汆、蒸、煮、炖。水的沸点是100℃,烹调温度较低,可以降低谷氨酸钠转变为焦谷氨酸钠的比例。二,要延缓放味精的时间。比如炒素菜时,关火十秒钟以后放味精;做荤菜时,关火两分钟以后放味精,这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