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昨日宣布,自10月31日零时起,南京地区部队、部省属、市属的57家公立医院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部分检验、检查项目价格将下调,此前价格明显偏低的部分病理检查、手术价格将上调。目的是破除“以药养医”逐利机制,让公立医院重回公益性轨道。
破除“以药养医”,57家公立医院全部“零差率”
南京此次医改,各级公立医院首当其冲。南京市卫生局负责人表态,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但长期以来,药品加成是公立医院主要收入来源,药占比一直居高不下,南京综合性公立医院药占比高达45%左右,个别区级公立医院药占比超过60%,“大处方”“大检查”屡现,“以药养医”的矛盾突出。
“以药补医是计划经济时期药品加成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变异而逐步演变的逐利机制,使公立医院运行偏离了公益性轨道。”该负责人介绍,本轮医改就是让公立医院重回“公益性”,破除以药补医是突破口,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3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
南京地区医院属性复杂,但这场改革不会因医院隶属关系不同而有所区别。按照南京医改“路线图”,部省属、部队医院、市属、区属、厂矿医院等列入改革范畴的57家城市公立医院,31日零时起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前,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差价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价不超过15%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500元及以上的,加价额不得超过75元,改革后全部按零差率销售。
医疗服务收费有升有降,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
药品零差率后,公立医院凭什么获得合理收入,患者负担会不会增加,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南京医改后,医疗服务价格将会调整,但价格有升有降,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
据了解,南京现行医疗服务价格2005年制定,10年来,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31日实行的新收费政策中,诊察费和注射、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项目价格将提高。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全部纳入诊察费。经过调整,鼓楼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察费分别为:12元、22元、35元;二级医院相应等级的门诊诊察费分别调整为10元、15元、25元。与此同时,部分病理检查和部分临床各系统诊疗、手术项目价格将提高,其中,为鼓励高等级医院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小儿心脏手术等四级手术提价幅度达到75%,6岁以下儿童手术项目加收20%。
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收费提高的同时,由于技术进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此前偏高的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将下调。降低2006年以来新增的检验项目、国产试剂可以替代进口试剂的部分检验项目及业务量大的部分常规检验项目价格;取消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导价格上浮15%的规定;降低伽马刀治疗、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的价格。取消螺旋CT超层、透射显象衰减校正加收、使用回旋加速器加收、甲基转移酶检测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据介绍,医院有32层CT,有64层CT,此前每增减一层都要加价,最多加价200元,加成费用取消后,这200元就不用交了。
据测算,这次改革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如口腔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