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北京医管局局长社区出诊遇难题:药品无法同步

2015年10月14日 07: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刘洋

封国生局长在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

  作为医管局分级诊疗模式首个试点,2012年朝阳医院率先成立首个医联体并推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为进一步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13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封国生带领朝阳医院多位专家走进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

  一大早,封国生和北京朝阳医院的专家们穿着白大褂,一起走进了八里庄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为了切实体验患者在社区就医的感受,封国生把今年“相约守护”互换体验活动地点选在这里。

  很快,他便接诊了一位因肚子疼、腹泻前来就诊的患者黎先生。在询问了患者的病史、曾做过何种检查等情况后,封国生告诉患者,经过初步判断和检查,患者可能患有慢性结肠炎。“还是先开点药吃,再约一个详细检查。”

  然而在开药时,常年在大医院工作的封国生却有点“犯难”,当他写下“柳氮磺胺吡啶”时,医院值班医生表示:“目前社区没有这种药,只有大医院才有。”随后,他又换成了“乳酸菌素”,而这种药,社区医院同样没有,最终他开出了消化酶等药物,并起身送病人离开。

  “因为家就住旁边,所以一直在这儿看病,比大医院人少,服务也好,还总有专家来。”得知这次给自己看病的“大专家”竟然是医管局的局长,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也希望,大医院能开的药什么时候社区医院也有了,老百姓会免去跑到大医院开药的麻烦。

  对此,封国生与一同前来的药事负责人进行了咨询和讨论。“由于受到医保政策制约问题,医联体内部患者进行转诊后,由于各级医院报销的药物目录不一致,导致无法完成连续医疗服务。同时,基层医疗机构的医保药品目录也缺少许多慢病控制的常用药品,虽然专家下社区,病人转社区,但药品跟不下去。”

  在随后的座谈中,封国生表示,下一步希望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慢性肾病等一些慢性病的常用药能够在医联体医院内部通用。“但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封国生说。

  据了解,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自2012年11月7日正式启动以来,与两家二级医院、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盘活基层医疗机构1200余张床位。截至今年9月,共下转患者2796人、上转患者197人,派出27位副高以上专家每年到基层诊疗患者8.5万余人次。

  昨天除封国生外,朝阳医院执行院长陈勇,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金凤,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等专家也分别在中医科、妇产科、呼吸科体验出诊,同样遇到了不少“无奈”。

  “我获得正高职称已经10多年了,但是今天来了社区医院,第一位患者要治高血压、第二位要治甲状腺,我一个皮肤科的大夫,患者来了想要看的病我都不会看。社区医院培养全科医生真是太重要了!”陈勇表示。

  原标题:医管局局长社区出诊遇难题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