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28日)上午的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人社部和财政部的相关负责人对养老金的投资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做了进一步解释。
吹风会再次强调了将养老金进行市场化运营的原因。首先是出于资金保值增值的考虑,因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量已经达到了3.5万亿,但是由于从前只能买国债和存银行这两种投资方式,就有专家测算,从1993年开始我国养老金结余可能已经贬值将近1300亿元。另外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资金的支撑能力和可持续性也是受到了挑战。
其实关于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方案在我国业内已经经过了十年的热烈讨论。争论焦点之一,就是中央集中投资这种方式等于提高了养老金的统筹层次,执行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截至目前不少省份的养老金省级统筹依然都没有实现,有大量的养老金结余沉淀在市县政府手里,这次办法就明确了各省级政府要根据当地养老金的结余情况在预留一部分的支付费用之后,将资金委托给国务院授权的机构来进行统一的投资运营,初步估算可以用来投资的这部分资金大约是2万亿左右。
有记者问,会不会出现各级财政上交资金不积极的情况,财政部的副部长余蔚平介绍,从9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贴量已经达到2.56万亿,这个资金的概念相当于2014年末基金结余量的72%,目前虽然养老金虽然没有实行全国统筹,但不管是在省一级还是市县级,这些资金都是在财政专户当中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因此将这些钱集中起来其是有一定操作性的。不过余蔚平也坦言,逐级归集这些资金确实需要时间过程,目前财政部正在研究一个归集的办法来确定资金在中央、省级和市县之间以及受托机构之间划进划出的流程。
另外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中央集中投资操作需要一个机构来承担受托的责任,通俗点说就是需要一个操盘手。这个操盘手该如何确定让谁来做呢?目前这个事情已经有了新的进展,国务院确定将先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来作为统一的受托机构,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今天透露,不排除未来还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来统一管理这些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