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市两级卫计委联合主办“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四川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开放日活动,市民、生产企业代表等受邀至市疾控中心参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台实验室。成都晚报记者从市疾控获悉,2012年至今,成都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27起,发病人数共计416人,其中由致病微生物及毒素引起的事件占40.74%。
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食源性疾病为其中一大重点,包括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暴发监测、负担调查。市疾控食环学卫科主任医师李晓辉介绍说,成都从2012年开始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工作,目前已实现全市所有区(市)县全覆盖,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哨点医院达19家。截至今年6月11日,成都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3412例,并对其中3295份标本进行了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检测,共检出87例阳性菌株。
迄今为止,市疾控监测到全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27起,发病人数共计416人。其中由致病性微生物及毒素引起的事件最多,共有11起,占40.74%。李晓辉说,在这类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中,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源于各类宴席中受污染的海产品,如虾、蟹等;沙门氏菌常见于受污染的鸡、鸡蛋、蛋糕;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于从业者带菌伤口对食品带来的污染。
★副溶血性弧菌:腹痛、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7月-9月为高发季;预防上,应做到海产品烧熟煮透、加工器具严格消毒、制作中生熟分开,并可加适量食醋。
★沙门氏菌: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畏寒和腹泻等为主要症状,全年可发病;预防上,鸡蛋冷藏避免变质、不食用不熟的蛋类食品、外出就餐避免接触生鸡蛋碰触餐具。
★金黄色葡萄球菌:呕吐、发热、腹泻为主要症状,春夏季较多见;预防上,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低温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贮藏食物、食物高温加热煮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