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国心肌梗死死亡七成以上发生在院前

2015年06月29日 10:30    来源:环球网    徐爱芳

  原标题:中国心肌梗死死亡七成以上发生在院前

  据统计,中国心肌梗死死亡七成以上发生在院前。“患者就诊延迟,是我国心肌梗死急救面临的严峻挑战”日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主任聂绍平告诉环球网记者。

  中国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据了解,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 倍,25-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

  聂绍平指出,由于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少能及时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另外,还有些患者家属在就诊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常犹豫不决,延误治疗时机。

  “急诊中经常碰到这种情况,发病后患者先忍上三个小时才叫救护车,好不容易到了医院,做不做手术要等全家到齐了商量一个小时。这些环节太浪费时间了,患者教育是最容易改进的、最有效的措施。” 聂绍平说。

  “曾经还有一位急性心梗患者,送来很及时,当时的身体状态也适合手术,但在手术前,家属因为害怕风险而拒绝签字。最终导致时间延迟,患者心肌坏死,术后心脏长了室壁瘤,对心功能造成了影响,家属后悔莫及。”聂绍平回忆说。

  “在急救的时候,很多家属宁愿到处打电话询问朋友,也不相信医生的话。关键时候,因为家属“掉链子”而耽误了救治,是最让人痛心的事。”聂绍平感叹道。

  急诊介入治疗越早越好,时间就是生命。欧美指南指出,急救时间应控制在60分钟以内,法国仅约为30分钟。然而,我国心肌梗死急救时间普遍超过120分钟。聂绍平指出:“我国心肌梗死急救时间比世界慢了至少60分钟。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 1
  • 2
  • 3
  • 4
  • 5

编辑推荐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