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 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

2015年06月25日 09:36    来源:今日早报   

  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

  吸毒人员持续增长,低龄化趋势明显

  吸毒群体向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毒品滥用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吸毒人员低龄化、多元化,毒品的社会危害日益严重等特点。

  人数 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

  截至2014年底,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过半。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截至2014年底,仅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已死亡4.9万名。

  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因吸毒引发的侵财性违法犯罪案件多发,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毒驾、袭警抗法等极端肇事肇祸现象时有发生。

  来源 境外“金三角”境内广东四川

  刘跃进援引报告说,从毒品来源情况看,在境外来源方面,“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和冰毒生产仍保持较大规模,是我国境内海洛因和冰毒片剂的最大来源地。“金新月”地区海洛因和南美洲的可卡因在我国毒品消费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在境内来源方面,广东、四川是境内冰毒晶体和氯胺酮的主要源头,一些不法分子趁我国对绝大多数新精神活性物质尚未列管之机,在国内生产此类物质。

  贩运 贩毒群体呈现“三低”特征

  他说,从毒品贩运情况看,有六方面的突出特点:贩毒群体呈现“三低”特征,即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偏底;贩毒手段隐蔽、狡猾、渠道多、变化快;毒品从我境内流出或经我过境现象不断增多;毒品流向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大宗毒品案件增多;物流基地、互联网涉毒问题突出。

  公安部:我国正在推动“毒驾入刑”调查研究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国家禁毒办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加强对毒驾的治理和处罚,进行“毒驾入刑”立法的调查研究。

  刘跃进说,毒驾的话题是近年来在社会上出现,而且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危害不言而喻,严重性丝毫不亚于酒驾。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提出来,而且早就已经纳入法制的规范来解决。

  他介绍,为加强对毒驾的治理和处罚。国家禁毒办也在会同全国人大、最高法院以及各方面推动这项工作,加强对于立法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地把毒驾这个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这样才能对毒驾这种行为形成真正的威慑。因为现在没有纳入刑法,所以只能按照一般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办法来进行处理,处理的比较轻,震慑作用不够。

  刘跃进同时指出,“毒驾入刑”问题要真正进入立法的程序,还有一些比较具体、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毒驾的认定,确实有一些技术困难。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把毒驾纳入刑法、列入下次刑法的修正案才有基础,才有可能。

  刘跃进还指出,我国将加强对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的监管、整治和打击,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打防管控一体化的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上的涉毒问题。

  ■相关新闻

  北京:建立首都特色毒品治理体系

  北京市禁毒委负责人24日介绍,目前北京全市登记在册吸毒人员达3.1万,实际吸毒人员近15万。目前,北京市已经建立首都特色的毒品治理体系。

  北京市禁毒委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姜良栋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目前首都毒品问题蔓延速度不断加快并呈扩散趋势,毒品问题低龄化、枪毒合流等问题突出,吸毒人员肇事肇祸进入高发期。毒品向在校生、演艺界人员、外籍人员的扩散速度进一步加快,2014年,北京市共查获涉毒未成年人100余名,查获涉毒演艺人员数十名,查获外籍涉毒人员80余名。

  姜良栋介绍,在北京市破获的毒品案件中,90%以上的犯罪嫌疑人曾使用微信、邮件等信息化手段联系毒品交易,大量毒品通过物流寄递等快捷、隐蔽的方式流入北京,不断拉低北京市场的毒品价格。2014年,北京警方共破获通过物流、寄递渠道从事毒品犯罪案件同比上升61%,缴获毒品近15公斤。

  据介绍,在严厉打击涉毒犯罪的行动中,警方逐步形成全警禁毒的格局,针对涉毒重点地区和娱乐场所,坚持“公开检查日常化、暗访检查常态化”。

  在打击的同时,警方深入社区街道、商场集市等人流密集场所传授禁毒知识,并鼓励群众关注禁毒、参与禁毒,今年以来已接到群众举报涉毒线索1500余条,其中查实240余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60余名。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