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患者从入院到开通血管 最短时间仅用25分钟

2015年06月23日 08:35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余海蓉 林少霞

  及时开通血管是抢救心梗患者的关键。深圳市人民医院通过成立胸痛中心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大大缩短胸痛病人抢救时间。记者从市人民医院获悉,该院胸痛中心正在申报国家卫计委第五批认证。

  据介绍,从2013年开始,国家卫计委已对胸痛中心进行了四批认证,目前全国胸痛中心的总数已达25家。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霍勇和广州军区总医院心内科向定成教授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对胸痛中心进行预检。

  霍勇表示,胸痛中心建设绝不是一个心内科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整合院内外的很多资源,例如急诊收费、救护车内的数据共享、绿色通道等,涵盖方方面面,这其实是一个医疗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如果胸痛中心建设成功,可以为急诊改革打开突破口,未来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

  深圳市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董少红介绍,在前往医院就诊的胸痛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需要采取紧急的救治措施,尤其是心肌梗死、肺梗阻和主动脉夹层等病人的救治可谓分秒必争。一般而言,这类胸痛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为3个小时。如果没得到及时救治的话会直接导致死亡。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仅有1/4的患者会拨打120及时入院治疗,更多的人会选择忍耐或自行前往医院,往往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

  为了提高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水平,早在2001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便开通了深圳第一条全天候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在此基础上,去年11月该院整合了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呼吸科、心胸外科、消化科、检验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个科室资源,成立了胸痛中心。目前,胸痛中心联合市急救中心(120)以及15家网络医院建立了胸痛急救网络,设置了胸痛中心总指挥台,通过远程心电传输系统,后台医生可以实时分析120急救车内患者的病情数据,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患者从入院到开通血管的最短时间仅用25分钟,平均救治时间逐月缩短,大大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效率。急救网络内各医院还将与市人民医院无缝对接,实现胸痛病人双向转诊。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