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青岛"千人戒烟试点"结果出炉 戒烟药入医保呼声高

2015年06月01日 09:18    来源:大众日报    肖芳 李媛

  青岛市“烟草依赖症管理项目试点”评估结果出炉

  一千人戒烟 五百人成功

  ◆药物戒烟成功率超六成

  ◆将戒烟药纳入医保呼声高涨

  

  编者按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在这个节日走过28年之后,统一认识似乎已经不再是问题,问题是怎么行动。

  对于“无烟”的探索历时已久,其中不少实践已经卓有成效。然而,我们仍然难寻一家真正的“无烟医院”,对于在公共场合吸烟人群,除了劝阻似乎仍然束手无策。

  6月1日,北京启动“史上最严禁烟令”:全市范围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室外吸烟也有诸多限制,比如排队时不可以吸烟。违者将处以个人最高200元、单位最高10000元的罚款。

  北京的试点备受瞩目,在其严格程度,也在其落实程度。如何让禁烟长出“钢牙”,乃是“室内无烟”求索之路的必经之处。

  近日,青岛市“烟草依赖症管理项目试点”终期评估结果出炉:在1000例参与项目的吸烟者中,有803例按要求服用戒烟药物完成整个项目,其中成功戒烟者505人,戒烟成功率为62.05%。

  “千人戒烟试点”,始于去年4月22日,为期一年,由青岛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社会保障局、崂山区政府等多家机构共同组织实施。这是国内首个社区试点的大型烟草控制干预项目。由于所有参与者均为市医保或新农合参保人,因此也被视为“青岛医保改革推出的第一个慢病管理项目”。

  该项目选取崂山区11家社区卫生机构,为1000名经医生诊断需要药物治疗的吸烟患者,免费发放戒烟药物,并提供跟踪戒烟服务。

  中国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教授曾表示,吸烟成瘾者单靠毅力戒烟成功率只有3%,而在医务人员指导下,配合必要的药物,可使成功率提高到50%以上。

  “吸烟者在服用药物后,吸烟的欲望会大大降低。”崂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戒烟门诊医生潘凯介绍说,但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副作用,比如体重增加、夜里失眠、心慌头晕、食欲不振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停药后这些症状一般就会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千人戒烟试点”中,所有戒烟药费用及医疗人员的培训费用等,都由参与试点的社会机构来支付。

  崂山区金家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季加明告诉记者,在为期12周的戒烟疗程内,项目为每名符合条件的吸烟者免费发放了12盒戒烟药,每盒市价约为300元。此类戒烟药不在医保报销范围之内,吸烟者如需购买需全部自费。

  而目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许多国家或地区早已将烟草依赖列为独立疾病,并将戒烟药物全部或部分纳入国家或地区医保报销目录。

  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耿成亮局长认为,此次戒烟试点尝试将医疗保险与卫生工作接轨,多方合作实施控烟项目,是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医保基金管理的新起点。但对于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范围,“相关方面正在进行深入探讨”。

  事实上,早在2012年,卫生部官员就表示要“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但直到现在,戒烟药物入医保仍处在研究阶段。

  对此,季加明医生表示,尽管烟草依赖已划入国际疾病分类,但事实上医学界和公众对此仍有争议。不少医生或公众仍然认为吸烟是个人不良习惯所致,是一种“自找的麻烦”,在很多重病、大病、常见病用药尚需自费的情况下,本就有限的医保基金不应为这些吸烟者买单。目前看来,“戒烟药物入医保”试点项目效果显著,如若形成长期机制还需政府政策及资金扶持,医保、卫生、社区机构等部门也要形成合力。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