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男子患病捐献器官 遗书:能捐都捐

2015年05月20日 09:56    来源:钱江晚报    

  “能捐都捐。女儿要健康、开心,老婆要保护身体。妈妈我走了,有哥在,能活多活一天,坚强。我已尽力了,我已坚强自足。”

  钱江晚报记者用键盘敲下上面这两行字,却敲不出那张纸上,因虚弱越写越斜的字体,敲不出笔画扭曲的最后一个“我”字。或许此时读报的你已明白,主人公器官捐献的坚定决心,和一位热爱生活的爸爸、丈夫、儿子,对家人的最后关爱和鼓励。50个字不到的临终交待,是44岁的胡哥在笔记本上的遗言。昨天上午8点35分,胡哥安静地走了,在生前最后清醒的一刻,他提出要捐献器官和遗体。

  昨天下午,在胡哥将要“离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将自己的身体捐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之前,钱报记者赶到医院,送他最后一程。见到胡哥的妻子侯姐,才知道,这页留言的前面,还有20多页,有胡哥留给公司老总的关于管理的建议,还有他留给14岁女儿的叮嘱……那是他对人生曾寄予的希望和感恩。

  他的公司老板说:

  “我再遇不上那么好的员工了”

  胡哥是安徽人,33岁的时候到湖州打工,在一家标准件制造公司工作。胡哥手艺精湛,可说是心灵手巧。他的身体很弱。因为小时候患上肺结核,当时医疗条件有限,没有完全治愈,成年后身体一直不是很好,患有支气管扩张,反复肺部感染。

  “我可能再遇不上那么好的员工了。”公司汤总叹口气,胡哥管理仓库的时候,各种模具理得整齐有序,手下的团队齐心尽力。

  胡哥在单位也做相关的设备采购工作,谁不知道这是个肥差。

  结果胡哥做采购,花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买的时候再三比对性价比,旧的模具如果还能用,有经费也不买新的。

  汤总都没想到采购能有那么“抠”,每年省下一大笔经费。“他是真爱这份工作。”

  去年下半年,胡哥发病越来越频繁,但他只要能站起来,就要去单位。“发病的时候,他就戴着呼吸机面罩,坐在电脑前面工作。”汤总说。

  上周四,从湖州转到邵逸夫医院急诊室后,胡哥要靠呼吸机帮助呼吸了。胡哥每说一个字,就气喘,他让老婆侯姐去买了一本薄的软面抄,他开始每天和亲人、朋友、医护人员用书写的方式交流。

  昨日,钱报记者看到笔记本上,有两页撕掉了,是胡哥周日写好扯下来,专门塞给汤总的。汤总说:“满满两页,都是他关于仓库管理的规划,有明年的计划,还有怎么鼓舞人员士气的建议。”

  留给14岁女儿最后一页遗言

  嘱咐要回报恩情

  胡哥是一个活得体面的男人。

  本子上有好几页纸,是他给老婆写的关于治疗的决定,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呼吸非常困难,但仍不希望气管插管。

  “他不想家人看到他身上插满管子,痛苦求生的样子。”侯姐和监护室的护士都说,胡哥很在乎生存质量,尽管知道自己日子可能不多,他还是希望尽可能减轻自己和家人的痛苦。

  胡哥的女儿今年14岁,上初中,胡哥非常爱她。“他一直是说,‘不要带孩子过来。’”到上周末,汤总也熬不住了,带着胡哥的女儿到杭州来看她爸爸。

  见到女儿,胡哥一下子绷不住,在面罩里大口呼吸。父女俩眼泪在脸颊上默默淌。

  昨天护送爸爸遗体离开时,小姑娘没有哭,她的世界像是凝固住了,也许那一刻,她一直与爸爸同在。我们没有打扰她。

  虽然胡哥从没有说过为何要捐献器官和遗体,但从给女儿的留言中,大家能够理解他的一份对世界感恩的心愿。

  对自己14岁的女儿,他写下一页留言,大概的意思是:“女儿你要努力,张叔叔(同事)和汤伯伯(汤总)的恩,你去回报。”最后几个字几乎无法辨认,语句已经写不全了。

  看到媒体上的报道后

  萌生捐献器官的想法

  侯姐说,胡哥是去年在媒体上看到关于器官捐赠的报道,“当时他就跟我说了句‘以后我也要捐器官’。”

  但侯姐和胡哥都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

  上周,胡哥已经很少有完全清醒的时候,但17日晚上,胡哥忽然很清醒,问一旁的妻子要本子,一笔一划地写下歪歪扭扭的50个字,侯姐在那一瞬间,充满了理解和支持老公的力量。

  医院帮助胡哥联系了浙江省红十字会。胡哥因为反复支气管扩张伴感染发作,导致心肺功能都衰竭,除了眼角膜,他不适合捐献别的器官。但是工作人员委婉地告诉胡哥,他可以捐献遗体给浙江大学医学院作教学用时,胡哥马上应道“好”。

  昨天上午,胡哥捐献了眼角膜,将给两位病人重新带去光明。

  胡哥走得很平静,他对社会作贡献的愿望都实现了。但是亲人都知道,他心里的一个角落,对自己的这一生有个大遗憾。在笔记本的一页纸上,胡哥给老婆写了个想法:“趁我温度没有时(不发烧),想办法跟老娘通个电话。”

  胡哥不知道的是,他81岁的老母亲,在1个月前,已病重昏迷,没有办法跟他说话了。

  胡哥最终走前也没有跟老娘通上电话。但他在遗言里,却不忘鼓励老娘,“在哥哥的照料下,能活,多活一天。”

  相信胡哥在另外一个世界,一定会继续保佑他牵挂的人。愿他在呼吸顺畅的另外一个世界里,继续热爱生活。

  胡哥,走好!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章咪佳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 1
  • 2
  • 3
  • 4
  • 5
324234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