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汨罗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捡到病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如果手术意外导致死亡,医院最低赔偿30万元,否则遗体不移出医院大门
●写下这封遗书的是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出于恐惧的心态,认为自己进了医院开刀就有生命危险,又怕出了事情投诉无门
据新华社长沙5月12日电(记者帅才、白田田)湖南省汨罗市人民医院,一场手术正在进行,这是一场抗击疾病的硬仗。这场硬仗的背后还有一场“人心之战”:在手术室内,一位护士捡到了患者写的遗书,遗书称“如果手术出了意外事故死亡,必须由院方最低赔偿30万元。赔偿未到位,尸体坚决不出人民医院大门。”
这封遗书在微信圈被大量转载,引起持续热议:有医务人员对于患者的做法表示“寒心”,有部分患者对该患者表示“理解”,更多网友唏嘘不已。
小手术,患者留“狠语”只缘恐惧
5月11日,记者来到汨罗市人民医院,医院外科一名护士告诉记者,“医院管理层要求我们一如既往地对待患者,不能因为这件事而影响工作。”
这名护士口中的“这件事”是指“遗嘱事件”。汨罗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红辉告诉记者,“5月8日,汨罗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在手术室清理手术室医疗器械时,捡到一位病人的遗书,遗书中称,如果手术意外导致死亡,医院最低赔偿30万元,否则遗体不移出医院大门。”
“当时,医护人员看到这张遗书,议论纷纷,医生、护士都是全心全意救患者,没想到患者会这么不信任大家。由于委屈、心寒等原因,有医护人员给遗书拍了照,发在了微信朋友圈上。”李红辉告诉记者。
汨罗市人民医院院办主任蔡岳告诉记者,这位患者当时接受了膀胱结石手术,是个小手术,手术很成功,医务人员也很尽力。他恢复得也很好,已经于10日下午出院,回到家中休养。
医院外二科一位知情患者告诉记者,“患者当时和我说,出于恐惧的心态,写下这封遗书,他是一位60多岁的农村老人,认为自己进了医院开刀就有生命危险,又怕出了事情投诉无门,所以就写了这封荒唐的遗书。”
医患的苦恼:心病如何医?
一个风险小的手术,背后缘何生出这么多事由?
“做手术,总觉得是一只脚踏进了鬼门关,除了担心手术风险,更担心自己出了事家人怎么办。”一位患者告诉记者,加上医生、护士工作都非常忙,沟通难免不够,所以容易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无法排解。
“这件事情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病人还是相信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绝大多数医生是爱岗敬业的,都想要尽心尽力把病人治好。”李红辉说。
这起小概率事件却反映了医患矛盾中的普遍问题。近年来,医患矛盾日益凸显,有医生出于防御性心理而进行过度医疗的行为发生,也有患者陷入“弱者心态”,陷入“信闹不信法”的思维怪圈。
“病人身体上的病可以治好,但其对于医务人员猜忌与怀疑的心病要如何医治呢?”一位医生苦恼地说。
据介绍,目前患者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虽有很多,但维权的时间成本依然很高,一个医疗官司打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两年,让一些患者不愿意走司法程序。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赵颜忠认为,重建医患之间的信任,需要畅通医患沟通的渠道,建立“让患者参与”的医患交流平台,给医患一个好好说话的地方,解决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