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首次公布我市2006~2014年间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情况统计及分析。结果显示,除去年龄因素外,我市肿瘤报告发病率总体处于稳定水平。
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等,结直肠癌、乳腺癌等所谓“富癌”,在都市人群中发病却呈上升状态且趋于年轻化。专家表示,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目前市民预防肿瘤最迫切要做的事情。
男性患癌高于女性
发病率年轻化
统计数据显示,我市男性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与全国的发病趋势一致。发病率前5位的肿瘤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肛门癌、食道癌。
其中,肝癌一直是排在第2位的肿瘤,结直肠肛门癌波动在3~4位间,胃癌与食道癌的顺位在下降。其原因可能与男性饮酒、吸烟、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关。
而女性前10位的肿瘤除了前三位没有变化外,顺位上历年有所不同,但乳腺癌是第2位的肿瘤,结直肠肛门癌居第3位,宫颈癌顺位在上升。
从年龄分布来看,男性15岁~、25岁~、30岁~年龄组报告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75岁~年龄组肿瘤报告发病率反而呈下降的趋势。女性20岁~、25岁~、30岁~、45岁~、60岁~年龄组肿瘤报告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所长丁贤彬说,60%~8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如膳食不合理、缺乏身体活动、吸烟、有害饮酒、心理紧张和压力过大等因素,都是影响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爱吃肉不运动
“富癌”发病率逐年上升
肝癌、胃癌、食道癌又称为“穷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又称为“富癌”。数据显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等,我市“穷癌”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富癌”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在农村地区,“穷癌”仍是发病率较高的癌症,与其饮食习惯等有关。
据统计,9年来我市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了近一倍,无论是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均呈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40岁以上年龄组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向。
丁贤彬分析,结直肠肛门癌的发生与吸烟、长期摄入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新鲜蔬菜水果、膳食精细等因素有关。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膳食中摄入高脂肪、高蛋白的比例较高。
2014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平均每天食用油摄入超过推荐量(25g)的比例为87.8%;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高达53.4%;奶豆制品摄入不足的比例为60.5%;红肉摄入超标的比例为29.4%;主动身体活动的比例为16.0%,肥胖的比例为11.4%。
其中,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膳食精细、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等,是导致结直肠癌高发的因素之一。因此,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应倡导居民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
女性30岁后高发
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
C
根据统计分析,我市女性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值得关注的是,30岁后更是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预防重点在于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我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一直是高居第2位的恶性肿瘤。其中,城市地区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病率与众多因素有关,包括年龄、遗传因素、第一次怀孕年龄、口服避孕药、膳食高脂肪、饮酒、精神紧张、焦虑等。
2006~2014年,城市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处于稳定水平,农村女性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性行为及分娩次数、其他生物学因素,如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等病原体感染。另外,吸烟、营养不良等,HPV感染也是宫颈癌发生重要的因素。
数据显示,我市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总体处于稳定水平,城市高于农村。卵巢癌的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病毒感染、吸烟、遗传因素、化学物理等致癌因素有关。其中,膳食高胆固醇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释疑
肺癌报告发病率
为何一直居首位
统计发现,从9年来的肿瘤发生顺位来看,我市前十位的肿瘤顺位历年不同,但肺癌一直居报告发病率首位,占所有报告肿瘤的约25%;肝癌、胃癌、食道癌的顺位在下降;结直肠肛门癌、乳腺癌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的肿瘤顺位在上升。
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所长丁贤彬表示,肺癌的发生与吸烟、职业、大气污染、遗传因素等众多因素有关。相关的研究报道,男性肺癌中的80%和女性肺癌中的79%归因于吸烟。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也与男性吸烟的比例高有关。
2014年重庆市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显示,我市男性吸烟率为52.6%。其中,城市男性吸烟率为46.4%,农村男性吸烟率为58.0%。同时,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从事职业中,接触到与肺癌发病有关的特殊物质,如石棉、砷、铬、苯芘、煤焦油、三氯甲醚等的机会大,也是影响农村地区肺癌发病率高的因素之一。
总体来讲,在过去9年间,我市肺癌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但标化后去除年龄的影响,肺癌发病率处于稳定的发病水平。
背景
我市肿瘤监测点增至38个
我市于1999年开始开展肿瘤登记工作,由最早的1个登记点逐年增加到4个城市点(渝中、九龙坡、沙坪坝、江北),7个农村点(南川、忠县、铜梁、涪陵、万州、江津、丰都)。
2010年开始,各区县主动开展辖区肿瘤登记工作。去年肿瘤监测点由原来的11个区县扩大至38个区县(城口县除外),今后我市发布的肿瘤监测数据信息将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据悉,市疾控中心慢病防治所最快将在年底出版《2006~2014年重庆市肿瘤登记报告》,将对我市肿瘤防治工作起到重要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