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最新的报告显示,2014年~2015年流感疫苗对所有年龄段的估计有效率只有18%。而之前1月份的报告显示为23%。那么,如此低的有效性,今年还用打流感疫苗吗?
流感疫苗有效性和评价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疫苗的“有效性”。疫苗的有效性,顾名思义是指接种疫苗后能够防止感染该疾病的能力。
接下来,我们看看影响流感疫苗有效性的两个因素。一是,接种对象的特点,如年龄和健康状况;二是,接种的流感疫苗配方是否和当前流行的病毒种类相匹配。如果接种者可以产生良好的保护性抗体,同时接种的流感疫苗配方和正在流行的病毒株一致,那么对防止感染流感有着很好的保护力。如果二者不一致,即便免疫效果很好,也不一定能发挥良好的预防流感的作用。
对个体而言,接种了流感疫苗,评价是不是有效非常简单,但是对群体而言,评价其有效性就非常具有挑战性。原因是流行的流感病毒和流感疫苗每年都会有变化。在整个流感季节里,所有监测点的急性呼吸道症状和咳嗽的患者都要接受流感病毒的检测,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计算出不同年龄段、不同亚型的有效性,才能最后得出总的估计有效性。
预防流感,还得接种流感疫苗
尽管本次美国计算出的2014~2015流感疫苗对目前流行的流感的估计有效性只有18%,但并未得出“流感疫苗完全无效的结论”。从2004年至今,美国每年都对流感疫苗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最低的年份为2004年,仅为10%,最高的不过60%。但他们并未因此就放弃流感疫苗的接种。
因为每年推荐的流感疫苗组分至少含有针对三种流感病毒的成分,而且即便其中某一种亚型出现了变化,相互之间也会有交叉保护作用。因此,退一步讲,即便不能避免感染流感病毒,也可以减轻流感症状,减少重症的发生或减少住院的比例。对那些容易感染的人群以及感染后容易发展至重症的人,尤其建议每年都要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如少年儿童(2岁以上的低龄儿童)、孕妇、肥胖、患有慢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肺部疾病、糖尿病或心脏疾病和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流感疫苗是固定不变的吗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当发生小的变异时,不产生新的亚型,多引起流感的中小型流行,大概每2~5年出现一个新的变异株,如A(H3N2)流感病毒“瑞士型”和“德克萨斯型”的区别。当发生较大的变异时,可以产生新的亚型,往往引起流感的世界大流行,如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
针对流感病毒容易变异的特点,每年2月份,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一次专家会议,确定下一个流感季节流感疫苗推荐毒株的组成。毒株的确定是根据前一年分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流感监测网络分离的毒株情况推断出来的。与前一年推荐毒株相比,可能会替换其中的1株、2株甚至3株。
正是由于毒株每年都需要替换,所以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流感疫苗。
还要注意什么
预防流感除了接种疫苗外,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对预防包括流感在内的呼吸道传染病也非常重要。如保持良好的洗手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的社交距离、流感流行时出席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可减轻流感的传播。
为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在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尽可能在出现症状48小时内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尤其是对容易出现重症的高危人群,一旦怀疑流感,无须等待检测结果,尽可能快地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要心存侥幸。(蒋荣猛)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