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治疗偏瘫有了“中国方案”

2020年05月20日 09:36   来源: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顾泳

  脑中风、严重创伤等导致的中枢损伤可造成上肢残障,我国因此造成终身残疾者就达3000余万,肢体功能的重建一直是世界级医学难题。

  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文东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创新拓展脑可塑理论。“基于脑可塑新理论发展修复残障上肢功能的新方案”荣膺本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结合“互联网+远程医疗”等先进信息技术,这项来自中国的原创治疗方案已在国际范围内推广。

  脑中风后的肢体偏瘫是中枢损伤患者致残主要原因之一,在此类患者肢体功能重建的治疗领域,大多既往研究聚焦于修复损伤的大脑半球,但始终没有太大突破。徐文东领衔项目组,从源头创新提出中国方案:避开损伤半球,着力于开发健康半球潜能,通过“左右颈七神经互换”显微手术,使“一侧健康半球在支配对侧健康上肢时,也支配同侧瘫痪上肢”,由此开辟“通过外周功能的改变治疗中枢损伤”新领域。

  徐文东直言,“突破性成果的诞生,背后是华山医院手外科近一个甲子的传承。”1986年徐文东的老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教授首创“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治疗全臂丛神经撕脱伤,才刚问世便引起医学界轰动。经过长期随访发现,患者术后始终觉得,触摸左手(患侧)时右手(健侧)也同样有感觉,那么这一临床现象背后的发生机制是什么?徐文东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一问号。

  2002年,带着最初的疑惑,徐文东团队找到了16年前接受“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的第一例患者,通过详细的随访查体发现,患者的这种临床现象依旧如此。徐文东团队随即设计基础实验研究,经过不断的摸索最终“发酵”出创新的理论发现:“一侧健康半球在支配对侧健康上肢时,也支配同侧瘫痪上肢。”

  2008年起,徐文东率领团队启动临床验证,通过I期、II期临床试验证明,“左右颈七神经互换”术后,大脑健康半球在原本单独支配对侧健康上肢的功能区中,还可通过“脑可塑变化”,分离出“新生功能区”,与同侧瘫痪上肢产生生理链接,实现独立支配。

  “左右颈七神经互换”手术绝不是创新的终点。徐文东介绍,项目组后来通过外周神经功能解剖研究,已开发多种神经移位术,重建残障上肢功能;对于严重残缺,与上海交通大学张定国教授团队合作开展医工结合项目研究,基于“神经可塑可以调控”理念提升肌电假肢功能,首次通过经颅电刺激直接激活残缺肢体沉寂代表区,启动大脑良性可塑。


(责任编辑 :韩璐)

分享到:
35.1K
P020171018397604994034.jpg
·延深阅读